当前位置:

全运会来了,这个地方“下不得地”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周昂 编辑:胡红叶 2025-11-22 10:57:53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奥体中心展示效果视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周昂 长沙报道

11月21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在深圳圆满落幕,在庄重的会旗交接环节,湖南省省长毛伟明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手中接过全运会会旗。

当粤港澳的海风与湘江的潮声在全运会会旗的翻飞中交汇,当时代的接力棒从改革前沿传递至中部腹地,湖南,正式迎来了属于她的“全运时间”。

长沙奥体中心效果图。

镜头横跨岭南山川,聚焦长沙南城,长沙奥体中心建设现场夯声如鼓,应和着千里之外闭幕式上的掌声与欢呼。

这一刻,不仅是体育精神的延续,更是一场城市能级跃迁的启幕——长沙南部融城片区,这片曾被贴上“城郊洼地”标签的土地,正以第十六届全运会为战略支点,撬动一场深层次区域价值重构,真正成为驱动长株潭融城发展的核心引擎。

时代启幕:从一纸蓝图到一座新城的觉醒

11月19日,长沙奥体中心建设项目在长沙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招标落定,更是2029年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主场馆的“一场两馆”从规划走向实体的庄严宣誓,标志着湖南体育史与长株潭城市发展史,同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十六届全运会,将是湖南承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而长沙奥体中心,作为这场盛典的核心舞台,将一举填补湖南缺乏6万座以上大型专业体育场馆的空白。它不仅是未来承接国内外顶级赛事的硬核基石,更被寄予厚望——成为驱动长株潭一体化澎湃向前的“核心引擎”,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能级与区域价值。

此次完成招投标的“一场两馆”,是奥体中心的灵魂所在。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座可容纳6.5万名观众的主体育场、一座1.8万座综合体育馆及一座4000座跳水游泳馆,辅以媒体中心、配套用房等完备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4.1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7.47亿元,计划于2028年竣工。

未来的这里,绝非冰冷的赛场,而将被打造为一座集顶级赛事、文艺盛宴、全民健身于一体的“7×24小时全域活力秀场”,日夜不息地为城市注入能量。

从区位价值审视,项目落子于长株潭融城发展的心脏地带——奥体新城解放垸片区。其北至强体路、南至飞云路、西邻湘江大道、东至奥体大道,与对岸的湘江科学城“三馆”隔江相望,恰处于长株潭三市交会的几何中心,占尽了天时地利。

此刻,在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一幅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陈开来,处处跃动着发展的脉搏,鸣奏着崛起的强音。

从跨江通道的贯通,到主干路网的舒展,再到轨道交通的延伸——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正以只争朝夕的节奏,从一个宏大的构想,快步迈向触手可及的跃迁现实。

洼地崛起:一场赛事与一座新城的双向奔赴

大托铺街道是天心区唯一的纯农村街道,由于缺乏优质平台和项目引领,多年来发展一直受限。

一直居住在天心区大托铺街道大托新村的王凯云,对这片土地过去的模样记忆犹新。他见证了这里从典型的“城郊洼地”一步步走到今天。

“那时候,我们这儿就是个标准的乡下地方。”他回忆道,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学路,“天不亮就要起床,走两个多小时的碎石路才能到湘府中学,回家时天都黑了。别说柏油路了,连像样的水泥路都少见。”

生活也远谈不上便利。房前屋后,村民们习惯养些鸡鸭,种点菜,生活环境难免杂乱。“看病更是件麻烦事,有个头疼脑热,出趟门都不方便。”

如今,这一切正在发生改变。随着长沙奥体中心这一重大项目的落子,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腾房倒地前,王凯云夫妇拍摄了一张与老屋的合照。

“那天手机里全是选址消息,整个村子都‘炸开了锅’!”大托新村村民杨志龙,回忆起长沙奥体中心选址官宣时的场景,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谁也没想到,这么大、这么好的项目,会‘砸’中我们大托铺。”

征拆腾地,这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在这里仅用66天便实现511户私房签约清零。对老房子虽有不舍,但村民们心里清楚:他们不是在告别过去,而是在迎接未来。

从“盼发展”到“促发展”,像杨志龙一样,越来越多村民们的身份悄然转变——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这场城市跃迁的见证者、支持者,更是参与者。

交通跃迁:从“末梢”到“枢纽”的立体革命

2029年,湖南将迎来第十六届全运会的盛典。历史的高光,这一次打在长株潭融城核心——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

以往,南部融城片区东西向主干道偏少。如今,清风路、环保大道、观音港路等9条东西道路已纳入建设计划,与湘江大道、天心大道、芙蓉南路、新韶山南路4条南北干道共同构建“四纵九横”融城骨架路网。

“四纵九横”融城骨架路网加快建设。

“未来几年,片区将新建、提质28条城市主次干道,总长约76公里。”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王珊表示,“立体交通路网成型后,奥体中心承办大型赛事,交通承载完全不是问题。”

轨道交通同步加码:地铁5号线南延段即将启动,沿强体路、天心大道铺设,设7座地下车站,并与长株潭城际铁路无缝衔接。加上已完成主体竣工的暮坪湘江特大桥,南部融城片区正从交通末梢跃升为枢纽前沿。

这不仅是一条条道路的延伸,更是一座城市脉络的打通。它连接的不仅是空间,更是机遇、资源与未来。

届时,这里将与巴溪洲、大王山紧密联动,与长株潭生态绿心昭山遥相呼应,更与湘江科学城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协同上深度对接,真正实现山水与人文交融、科技与体育对话、城市与生态共生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文教卫体:从“配套”到“高地”的价值筑基

如果说交通路网定义了城市的广度,那么文教卫体配套则决定了城市的高度。

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

教育集群:七大品牌落子,全学段覆盖。长郡中学、南雅中学、明德中学、青园教育集团、仰天湖教育集团、湘府英才教育集团及长郡外国语教育集团七大优质教育品牌已相继入驻,覆盖全学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基本成型。

奥体新城首开区内,长郡中学新校区拟规划60个班,奥体九年一贯制学校拟规划66个班,真正实现“家门口上好学”。

湘雅医院天心院区。

医疗网络: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无需远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湘雅医院天心院区、南华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长沙融城医院,构建起从日常健康到重症救治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资源的密集投入,正在将这片曾经的“城郊洼地”浇灌为“宜居高地”。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产业赋能:从“赛事IP”到“产业集群”的生态闭环

全运会的馈赠,远不止于一场体育盛宴。

距离长沙奥体中心约8.5公里,湖南省体育训练基地和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整体搬迁项目正全力推进,与奥体中心形成“双核驱动”,一个充满活力的“大体育”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坐拥长株潭几何中心的天然区位。

更宏大的叙事在于产业的协同与赋能。天心区南部融城片区坐拥长株潭几何中心的天然区位,半小时辐射三市1700万人口,坐享2.2万亿GDP带来的广阔市场。目前,片区已形成三大优势产业阵营:

大数据产业:以天心经开区为载体,打造了以大数据交易所为引领、数据网络安全大脑为保障、两大算力中心和八大数据中心为支撑的产业底座,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600亿元;

大健康产业: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创建,集聚1700余家相关企业,产业根基扎实;

大体育产业:借势全运会,围绕赛事IP开发、体育培训、场馆运营等延伸业务全面布局。

天心区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600亿元。

湖南健康城已完成封顶,正加紧建设中。

三大产业彼此赋能,构筑起片区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矩阵。而全运会就如同一个超级接口,将赛事期间的庞大流量与技术服务、健康保障、商业开发无缝对接,形成“赛时赋能赛事、赛后服务城市”的良性产业闭环。

价值印证:从“他山之石”到“湖南之路”的实践样本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是广州继1987年六运会、2001年九运会之后,第三次举办全运会赛事以及开幕式等重要活动。

一场全国性的体育盛会,究竟能为一座城市带来什么?历史的答卷上,早已写满了清晰的答案。

广州:从“天河农村”到“世界窗口”。1987年的六运会,催化广州天河从一片农田跃升为国际超级CBD;随后的九运会与亚运会,持续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助力广州跻身世界一线城市行列。

济南:奥体板块三年地价涨幅超40%。全运会的举办,不仅激活了济南奥体中心板块,更在三年内带动区域地价涨幅超过40%,重塑了整座城市的空间格局与发展热度。

西安:浐灞生态区6年土地溢价率184%。自2015年获得全运会承办权,西安浐灞生态区住宅土地溢价率在六年间高达184%,充分彰显体育盛事对区域价值的“放大器”效应。

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现场拍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会旗(左)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会旗。图源新华社

这些被时间验证的样本,共同指向一个清晰的逻辑: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城市更新的加速器与区域价值的引爆点。而今,这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发展逻辑,正沿着相似的轨迹,在长株潭融城核心区写下属于湖南的崭新注脚。

对于湖南来说,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的盛宴,更是一场城市的成人礼。它用一场接力的仪式,开启了一片土地从“洼地”到“高地”的蜕变;它用一场赛事的筹办,激活了一座新城的生长基因。

这片土地,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融城核心”,更是价值意义上的“未来样本”。它用交通的骨架、教育的血脉、产业的肌理,编织出一张属于新时代的城市蓝图。

全运会的旗帜在湘江畔飘扬,而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周昂

编辑:胡红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55/66/154500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