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救助管理站组织开展“大爱寻亲温暖回家”开放日活动。
各级领导和嘉宾等现场进行参观。
与会人员集体观看宣传片。
红网时刻娄底6月20日讯(记者 谭卫丰)“2018年我们寻亲成功率达98.2%,位居全省各市州前茅,成功帮助17名滞留达10年以上的救助人员返乡!”6月19日,娄底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组织开展“大爱寻亲温暖回家”开放日活动,邀请领导嘉宾、代表委员、社区群众等走进救助站,零距离感受和体验救助服务工作。
19日上午,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立坚的带领下,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乐坪街道、长青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部分社工组织、爱心人士、农村留守儿童、媒体记者等近100人共同走进娄底市救助站。
大家通过座谈、视频短片、宣传册、宣传展板以及实地参观,了解了救助站目前的基本设施、救助管理政策、救助程序、救助服务内容,让大家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受助人员在站内的日常生活,了解救助管理及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各个流程,了解流浪乞讨人员、弱势群体入站、离站程序和站内服务程序、寻亲服务方式等,提高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知晓率。
“在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的人群中,有疑似走失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智力障碍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大多无法提供准确的个人和家庭信息,给查询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并表示:近年来,娄底市救助站成功运用“互联网+寻亲”模式,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头条寻人》、新闻媒体、联合志愿者、公安机关采集DNA对比、公安系统人脸识别、100%上传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多种寻人方式,成功打通救助管理机构和社会寻亲力量的屏障,自2016年以来,共发布寻亲公告97条,成功95条;帮助87名滞留“三无”救助人员办理了娄底本地户籍。
娄底市救助站站长刘雄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7年开始,救助站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在中心城区59个社区建设社区儿童之家。2018年底,投资1180万元总建筑面积3590㎡的娄底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设置有心理咨询室、宣泄室、手工室、阅览室等功能用房,该中心也是娄底最大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场所。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近1000家,力争到2020年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全覆盖。
来源:红网
编辑:李书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