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④】娄底:奏响改革最强音 激活发展新动能

2019-09-21 10:03:00 红网
作者:谭卫丰 编辑:谢羽
字号:

6W7A2310_副本.jpg

9月20日上午,娄底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

红网时刻娄底9月21日讯(记者 谭卫丰)9月20日上午,娄底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建平主持发布会,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改革办主任方建荣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娄底市全面深化改革成就作发布。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就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娄底部署推进重点改革800多项,承接国、省级重点改革试点40多个,积极推进自主探索改革,为全国、全省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其中涉农资金整合改革荣获2016年度湖南省首届十大“管理创新奖”,“建立村级微权力清单体系”被评为2017年全国十大“年度改革案例”;“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被评为2018年“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突破和全面推进,释放出强大动能和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上向好,从2016年开始,娄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呈现出迎难而上、昂扬向上、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聚焦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企稳向好、持续向好、越来越好,重点部署推进经济体制改革210多项。

创造性推出项目建设大比拼、推动项目建设快上快进快成六项机制,201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共举行3次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2次首站选择在娄底举办;做好“加减法”文章,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淘汰落后产能220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规上企业200余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4户。新能源、新材料、文印、生态电力科技、互联网经济、区块链、现代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高举开放大旗,构建“面朝东南、多点支撑、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连续十届举办“湘博会”,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全面推进以“只跑一次”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梳理分类1007个“四办”事项,55项企业登记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为1个工作日;创新实施乡村振兴15条。涉农资金整合改革、农田水利综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三步工作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改革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聚焦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扎实抓好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全市紧扣老百姓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就业就学等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实施社会民生领域改革360余项。

实施脱贫攻坚“四个意见”,全市累计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05万人,397个贫困村退出,双峰县摘帽;城区大班额化解形成长效机制,全市累计新增学位10多万个。全科医生驻村全覆盖走在全省前列。“健康快车”直达最基层。全域旅游改革经验多次被省委改革办推介;全面打响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7600万吨废渣已有效处置5600万吨。河长制获全国先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聚焦强法治、讲民主、促和谐,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中彰显公平正义,建设了安定有序、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民主法制领域及基层治理创新改革等改革170多项。

司法便民利民改革实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娄星区人民法院体制改革获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冷水江市社区警务体制改革经验获省公安厅推介;开展“两无”创建、“三无”创建。加快城市快警、一村一辅警建设。出台《关于在全市社区村庄倡导开展“查风险、防事故、保平安”群防群治守护家园的指导意见》,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参与,以社区(村)为单位,组建“查防保”群防群治守护家园服务队,大受居民群众欢迎。

聚焦强班子、带队伍、正风气,积极探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责任心、提高落实力的系列改革,营造了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110多项。

开展政治建设量化考核,探索出了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可操作能落地的途径和方法;持续深化责任心教育,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构建“正向激励”“容错免责”“治理为官不为”“运用四种形态”“畅通举报渠道查处侮辱诽谤诬陷”等“2+3”制度体系;稳妥推进机构改革;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纪委派驻监督全覆盖改革全面完成。出台46项巡察工作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开展党内谈话的实施办法》,制定落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8条”。

改革不停步,发展无止境。娄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好更多的改革成果,服务全市发展,惠及全市人民。

来源:红网

编辑:谢羽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