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李璐 长沙报道
水是生命之源,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完善节水型器具和用水计量器具配备,建立8项节水管理制度,加强管网改造和节水技术的推广,集中供暖(冷)实现了社会化托管……在积极推进节水型机关建设之后,这些节水新制度都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大院得到一一落实。
多项制度保障节水要求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大院位于长沙市万家丽中路三段118号,占地面积21000㎡,绿化面积为10710㎡,常驻用水人数约547人。大院主要用水分为办公用水、卫生间用水、洗涤用水、厨房用水、绿化用水、食堂用水、中央空调用水、锅炉房用水、实验室用水(未纳入办公用水范畴)。
为了推动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按照国家节水行动和水利部节水工作“四个一”总要求,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节水工作方案》,制定了8项节水管理制度,并先后对大院供水管网及相关用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围绕制度建设、用水计量、管网改造、日常管理、节水宣传等方面开展节水型机关建设。
省生态环境厅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建表示,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大院所有用水器具和设备均已严格按要求更换为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器具和设备。所有洗手池都安装了节约用水的标志。
目前,省生态环境厅用水按三级分级分区装表计量管理,整个机关大院共计安装10块不同级别计量表,一级为机关大院入户总表;二级为楼栋表;三级为重要设备设施和重要区域用水表,如中央空调、锅炉用水、实验室用水及绿化用水等。
陈建指出,特别是2018年“三供一业”改革以来,将职工住宅区用水与办公区完全物理分离,同时利用改革之机,对办公区绿化用水、锅炉用水、中央空调用水全都重新装表计量,实现对所有用水器具和设备的有效监控,分区分级计量体系完善,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富有“环保”特色的节水改造
环保部门的节水改造,颇有自己的行业特色。
陈建指着大院内3个大的景观水池说,“大院搬迁后的头几年,没有安装节水及水处理再利用装置,太阳一曝晒就变了臭水池,为了美观,只能放水重新补水,保持水质的新鲜度,但这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每更换一次水,需要用水近100吨。”
后来,省生态环境厅对景观水池进行了技术改造,安装了节水和水处理装置,现在只需要补充一些自然蒸发量用水,水质保持较好,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重要的是,用水也要做到账目清晰。
“为了严格管理用水台账,目前每天有专人抄录水表数据,尤其是对主要的用水区域及重要用水设备做到每天一对比,每周一分析,通过对用水情况的统计,时间长了就能绘制出单位用水曲线图,研究分析出本单位用水规律。”陈建表示,通过对用水数据的对比、监控与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用水情况的异常,立刻查找原因,防止“长流水”和“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
通过社会化管理以降低成本,也是省生态环境厅节水建设中的亮点之一。
2018年11月15日,省生态环境厅完成了机关大院集中供暖(冷)社会化托管移交,由托管单位独立管理、用能付费、自负盈亏。
为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行成本,托管单位对承包范围内设备设施实行了技改,比如更换了节能高效清洁环保锅炉;拆除室内供热管网高压补水罐,改为屋顶自动补水箱;调整冷却塔溢流管高度,降低自动补水浮球阀水位,以达到节水目的。
根据近半年的运行数据分析,通过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能耗,与托管前相比每天可节约用水2-3吨。
为了节约用水,省生态环境厅对绿化带附近的停车位进行了改造,铺设了透水砖,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它的透水性和保水性,能充分利用降雨补充地上和地下资源,而不会被城市的污水管网排走,减少了“热岛”效应,同时又具有吸尘、降噪等多项功能。
节约用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推动的重要任务。
陈建表示,由于大院建设之初未考虑设计雨水收集系统,但为了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资源,用于景观绿化等方面是未来可持续发展趋势,因此在未来,省生态环境厅将积极协调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节水减排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加强用水管理,近2年来,省生态环境厅2017年和2018年度人均日办公用水量为75.07L/人.d和74.31L/人.d,低于湖南省带食堂办公用水定额值80L/人.d;2017年和2018年度单位面积月均绿化用水量为27.28L/㎡.月和21.66L/㎡.月,远低于湖南省绿化用水定额值60 L/㎡.月。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厅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省生态环境厅于2017年申报省级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达到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标准,并于2017年底获批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