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丨春风再起十八洞

2020-07-28 09:27:49 红网
作者:张皎 编辑:姜珊
字号:

编者按:北京时间7月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次会议通过决议,中国湘西地质公园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我国第40个世界地质公园,湘西州迎来了世界级金字招牌。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710平方公里,由南自北纵跨湘西州7个县市,包括矮寨、天星山、芙蓉镇、红石林、十八洞、吕洞山、洛塔7个园区,公园总体呈现四大特色:全球寒武系标准层型剖面——“金钉子”;全球规模最大的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岩石林;蔚为壮观的切割高原型岩溶台地-峡谷群景观;岩溶地质生态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从2017年整合全州重要地质遗迹设立湘西地质公园启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到申报成功,不到三年时间,创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的“湘西速度”。

1.png

组图/卢七星

湘西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在2013年成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如今十八洞村已经换了新面貌。十八洞的“洞”不似我国东南和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称谓“洞”或“峒”,而是一个地理实体,源自高名山的“夜郎十八洞”。这个独特的村落处在云贵高原最东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因而村寨周边山林、峡谷、溶洞密布。

十八洞村,一个只有15岁的年轻村名,曾因取名,出现过不少小插曲。

“八山二田水,地无三尺平”,在这个平均海拔700米的村落里,村寨随峡谷水流狭长散布,正因为这样,2005年合并村寨时,这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村名。“我们这里因为地形地貌原因,房屋不集中,每个苗寨就一二十户人家,就将飞虫村和竹子村合并成一个村,方便管理。”77岁的杨东仕至今还记得,15年前,他们所住的梨子寨和飞虫寨、当戎寨、竹子寨一起合并成一个村时,大家僵持最久的就是到底叫“飞竹村”还是其他名字。“当时梨子寨和竹子寨属于竹子村,飞虫寨和当戎寨属于飞虫村,它们有很长一段磨合期。”后来,大家统一意见,根据村寨周边的自然特征,以“夜郎十八洞”来命名,才有了现在的“十八洞”村。

这个自然山洞在一处石山下,洞口不大,但进去探过洞的村民介绍,里边有阴河,一直通往山的另一面。“它有四个出入口,洞里很多岔洞相连,大大小小有十八个之多。”这里的神秘除却自然的玄妙外,还有传说。当地盛传,古夜郎国先民打败仗后,翻山越岭来到这里的深山老林,发现了一个能容纳几万人的大溶洞,于是他们便定居下来,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不管真假,这一切都随着时间付诸在地名之中。

2.png

除了山洞的神秘,十八洞之美,还美在峡谷,美在山泉,美在苗族风情。

这里的峡谷绝壁高耸、怪石嶙峋、溪水潺潺、云遮雾绕,宛如仙境。

为了开发水资源,当地人曾在“鬼洞”找水,“鬼洞”前有一天生石桥,高三十余米,石桥下的石头弯弯曲曲,层层叠叠,令人叫绝。

这在地质学上叫褶皱地层,它们形成时,岩石中各个面一般都是水平的,但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因受力而弯曲。

这些褶皱排列有序,呈波浪起伏,又好像老人的皱纹。久久凝视,仿佛看见了地球的沧海桑田,让人不由地感慨万千。

“鬼洞”之水,清澈、甘甜、冰冷,水量充足,四季长流。

3.png

十八洞的风情之美在于美食,如今这里是景区,人多,农家乐也多。煮一锅酸鱼,喝大碗米酒,唱几首山歌,沉醉不知归路。

十八洞村是纯苗族村落,保留着原始的苗族生态。山民们崇拜自然,敬畏与之生活的草木。苗族人能歌善舞,优美动人的苗歌把苗寨人的生产劳作、生活习俗、喜怒哀乐描绘得生动传神。

毫无疑问,作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七大园区之一,十八洞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还是那颗“排碧阶”“金钉子”。“金钉子”就在十八洞村对面,209国道旁,一个叫四新村的地方。可步行而上,大约两百多米到达。

目前,全球共建立了七十一颗“金钉子”,分部在二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十一颗,位居首位。湖南的两颗“金钉子”,一颗在花垣,一颗在古丈,都在湘西。

6.png

总之,花垣这颗“金钉子”和当地人性格差不多,只要多来往,便可知什么叫开门见山和一目了然。

当然,你来或不来,你往或不往,她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不气不怨。

红网时刻记者 张皎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潇湘晨报、新华号、红网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丨悬挂于瀑布上的芙蓉镇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丨仙境吕洞山——生于寒武纪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丨大山深处的矮寨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丨高山有好水 洛塔游奇美

来源:红网

编辑:姜珊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