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湖南专场活动暨第六届“湖湘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洞庭决赛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主题歌舞《江湖》、长沙弹词《网络安全要牢记》、快板《网络安全校园先行》等节目一一登场亮相。湖南通过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旨在让网络安全的主题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活动现场。湖南日报记者 黄晗 摄
观潮君注意到,“网络安全宣传周”设立于2014年,可以说赋予了网络安全这个严肃议题满满的仪式感。全国各地都会在宣传周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从而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而为了增强保障网络安全的刚性,我国特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网络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语中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这为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具体而言,在新基建如火如荼的当下,建与管、防与治,已经成为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也是关乎每个网民个人安全的重大挑战。
套用卢梭的话就是,互联网生而便捷,但无处不在危险之中。一些国家利用网络干涉他国内政、攻击他国政治制度、煽动社会动乱、颠覆他国政权,通过大规模网络监控、网络窃密等活动严重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而在网络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神经中枢的情况下,一旦遭受攻击破坏,将导致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瘫痪,造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
同时,一些网络有害信息侵蚀文化安全,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一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利用网络煽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直接造成社会失序。
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美国总统大选“邮件门”、韩国总统朴槿惠“亲信干政门”等,一系列全球关注的热点事件均是通过网络攻击发布敏感信息、引导社会舆情达成政治目的,其攻击行动迅速、目标选择精准,让当事方措手不及、处置失调,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危机。
近年来,中国频频遭受来自全球黑客、组织、敌对势力及国家间的网络攻击,针对我国互联网站的篡改、后门攻击事件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我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
因此,维护网络安全是一场网络空间的主权战,意识形态的主动战,国家稳定的防卫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意味着没有网络安全也就没有人民安全。这个逻辑不言自明。
当前,个人信息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种“身体发肤”,大家体会最深的,恐怕就是信息的泄露。人们一边享受着“一机在手什么都有”的便捷,一边承受着个人信息裸奔的痛感:学生刚报名参加考试,辅导机构就找上门来;孕妇还没下产床,月子中心就已掌握情况;购买了新车,结果推销房产的电话也纷至沓来……
信息泄露背后有复杂的利益链条,也源于网络的不安全,个人网络安全意识的淡漠。若一个人处于国家重要部门的核心岗位,网络安全意识的缺乏,带来的可能就不只是个人信息的泄露,而是国家安全的威胁。
因此,维护网络安全,不仅是战略层面的国家大事,而且是我们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正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核心要义。这就要求我们依法使用网络,不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利用网络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这既是维护国家安全,也是保障自身权益。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中国不会因噎废食,而是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作为中国网民,在安全与发展的“平衡木”上,要不断提升网络素养,把网络安全意识根植到指尖,嵌入到大脑,不断增强抵御能力和斗争艺术,这是保障当前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