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初雪踩着时令的步伐,如约洒落在湖南安化,室外最低气温随时跌至冰点。此时,候鸟已南飞过冬,苍莽的武陵山脉里,已寻不到候鸟的踪迹。
安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域经济曾一度身处贫困的寒冬,为躲避经济寒冬,不少乡村“候鸟”被迫“南飞”,迁徙至经济发达地区。
2018年,安化脱贫摘帽,伴随县域经济迈入“暖冬时刻”的步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乡村培养出一批有学历、懂技术、留得下的人才。在汲取足够的教育能量后,这些乡村“候鸟们”扎根家乡,不再像父辈们一样南飞。
肖君在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安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筑牢基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请按老师讲解的步骤,独立完成小孔成像实验。”在安化县梅城镇栗林学校,22岁的物理教师肖君正悉心地指导学生做实验。这所地理位置偏僻的乡村薄弱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留守儿童,年轻教师占比却能高达70%以上。
“我家是贫困户,生活艰难,是家乡养育、培养了我,毕业后我就想好好服务家乡,服务乡村教育。”对于肖君来说,曾经的自己,也和课堂里的学生遭遇相似。
肖君,1998年出生在安化县乐安镇一个偏僻小山村。出生那年,家中房子因一场大火化成灰烬,爷爷也因火灾一时着急而引发中风去世,一家人没办法只能借住在邻居家。为修建落脚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但在2001年,爸妈在务工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双双去世,只留下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姐姐与肖君相依为命。
不仅如此,家里还因之前修房子负债累累,生活非常艰苦。
“我的小学是在家乡的一个乡村小学读的,当时学校就只有两位老师,因为学校较小,两个年级在同一个教室。我们没有食堂,每天早上都是自己带米和菜去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利用课间的时间帮我们煮饭热菜。”求学生涯虽不易,但肖君印象最深的,是安化县教育局和学校在得知自己家庭情况后,免去了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
2019年,毕业后的肖君以公费师范生的身份回到家乡安化,安化县教育局安排他去梅城镇栗林学校任教。从学生成为老师,肖君再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安化教育的变化:即使是乡村薄弱学校,每一个教室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是干净整洁的;孩子们有全新的电脑室和阅读室,有相当不错的住宿和食堂环境。
在教育扶贫带来的温暖里,肖君并非唯一的“幸运儿”。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化县补充人才强师资,采取进高校直聘、公开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补充教师,2017年至今共补充教师2199名;并加大免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向边远农村学校倾斜,2017年至今共培养免费师范生971名。
此外,安化县在教育扶贫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到2020年,共发放教育扶贫资助资金约3.42亿元,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45636人次,做到了应助尽助,实现了资助全覆盖。
安化县职业中专学生走进安化茶园。安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立足本土 职业教育改革向前
校园楼宇林立,周遭绿植环绕,教室内窗明几净,初冬的冷雨滴答声与琅琅读书声间歇传入耳中,此时的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内师生皆朝气满满。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有很多是贫困户家庭子女、留守少年或者离异家庭子女,缺乏关爱,缺少自信。”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安化黑茶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迪凡介绍,学生们的家庭困境,时刻提醒自己要给学生们找个好出路,通过教育扶贫,做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近年来,安化黑茶产业异军突起,立足于当地产业发展特色,我们开办了茶叶生产与加工等专业,整合资源,为茶旅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刘迪凡透露出高就业率的“秘诀”:为本土企业培养“既懂生产,又懂营销;既了解茶文化,又会制茶”的技术技能人才。自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开办以来,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100%。即使面临今年来势汹汹的疫情,也丝毫不受影响。
此外,今年3月安化县委、县政府明确安化县职业中专统筹全县各类职业培训,改变以往多部门培训散而小的局面,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5月以来,安化县职业中专已先后承办各类职业培训26期,培训学员2941人次。
安化,有着“中国黑茶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安化始终坚持黑茶产业发展优先的战略地位,把黑茶产业作为县域特色支柱产业、精准扶贫产业来培育,安化黑茶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
据统计,从2007年至2019年,安化县茶园面积从10.9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1万吨增加到9万吨。茶叶加工企业由20家增加到20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县茶叶产业从业人员达36万人。
立足建设全国最好最有特色的职业学校、立足深度对接产业发展、立足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安化县委、县政府不断擦亮“黑茶”这一张城市名片,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优化教育布局,加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并且,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检验教育扶贫成果,安化县委、县政府启动关于2020年教育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工作,真正做到强优势、补短板、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