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在沈从文的书里黄永玉的画里矮寨的雾里

2021-03-19 07:25:19 红网
作者:郭薇灿 张兴莎 张必闻 陈杰 编辑:肖拓
字号: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张兴莎 摄影 张必闻 陈杰

人们常说,这世上除了真正的湘西外,还有另外两个:一个在沈从文的笔下,一个在黄永玉的画里。一本本书,一幅幅画,让这座城有了灵气,而今,这座有灵气的城,又因为一座大桥而有了诗意。

9年前,跨度1176米的矮寨特大悬索桥(以下简称矮寨大桥),正式通车。设计时速80公里,标志着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曾经在盘山公路上至少行驶30分钟的车程,缩减到只要56秒。大桥更以新结构、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方面的四个世界首创,实现了车在桥上过,景在脚下走的独特景观。

▲矮寨特大悬索桥

9年来,这里的区域经济像是加上了重重的砝码,关乎着百姓生活,也牵连着经济社会的命脉,不仅改变了这里的地理格局,更改变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和这座城的未来。

相同的是,3月的湘西,依旧江水碧清,风烟俱净。从吉首西行15公里,距离地面355米高的矮寨大桥如同一道空中走廊,横跨在德夯大峡谷之上。天高,云淡,山远;水田,木屋,炊烟,尽收眼底。

不同的是,“天堑”变“通途”,一座桥,一座城,一个全新的时代正昂首走来。

▲大桥的建成将湘西州纳入湖南省4小时经济圈。

30分缩到56秒

翻开湘西全新的交通路线图,矮寨大桥下,一段6公里的山路形成了13道锐角急弯,26截几乎平行、上下重叠的路面如同一只“压缩的弹簧”,在笔直的大桥下蓄势待发。

▲曾经的矮寨盘山公路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

矮寨大桥开通前,这段盘山公路一直是衔接粤汉、湘桂黔路通向西南的咽喉要道,也是长沙通往重庆的唯一通道。“记得我上小学时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要起床,翻山越岭步行4公里才能到达镇上的学校。而住得更远的村民,每次到镇上赶个集,来回都要花去一天时间。大桥对矮寨的子孙后代来说都是件天大的好事,现在出门方便多了!”在矮寨大桥观光走廊上,李玉娇指着彩虹般的天桥说。

李玉娇是德夯大峡谷景区的一名导游,从小就在矮寨镇德夯苗寨中长大。“德夯”在苗语中意为“美丽的大峡谷”,这里风景秀美,也是中国苗寨中保持最完整、苗族习俗最浓郁的地方之一,20世纪80年代就被开发为景点。

史料记载,苗族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等平原地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中国西南部山区迁徙。对于很多在深山中的苗族聚落而言,与“神秘”相伴随的还有千百年来的闭塞和贫困。地处武陵山腹地的矮寨镇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德夯苗寨是当地的景点,但修建的道路并不理想。“盘山公路过去经常堵好几个小时的车,弯道大,也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出过村,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出行能不这么辛苦。”李玉娇说。

矮寨大桥建成后,最直接的效应就是从矮寨到长沙的直线距离缩短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是最朴素不过的道理,横跨峡谷的矮寨大桥等于给“弹簧”安上了固定支架。

对于当时正在长沙读大学的李玉娇来说,回到美丽的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是她的梦想,大桥的建成使她梦想成真。“路通了,村子的发展会更有希望,我想把家乡的景色介绍给更多游客。”2016年大学毕业后,李玉娇便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导游。

车程缩短后,湘西的交通末端的尴尬不在,不仅解决了湘渝两地的交通瓶颈问题,贯通了湖南、重庆、贵州等省市的几大高速公路网,将湘西州纳入湖南省4小时经济圈,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玉娇还记得通车那天,村民们自发聚集在半山腰,把苗鼓敲得震天响,“大家从没想过,只有鸟能飞过的悬崖还能架桥”。

湘西旅游大格局已逐步形成

交通格局是矮寨大桥最直接的效用,而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于区域优势使得这里的资源能充分发力。

湘西旅游资源丰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八百年土司王都老司城,以及里耶、芙蓉镇、浦市、边城茶峒等历史文化名镇,熊希龄、沈从文等一批现当代政治文化名人也从这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矮寨大桥建成通车后,交通运输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探索推进“交通+旅游+扶贫”模式,以矮寨大桥为核心,打造“百年路桥奇观,千年苗寨风情,万年峡谷风光”旅游景区。目前,矮寨大桥景区已创4A景区,并正全力推进5A景区创建。

“如今这里的旅游客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外地游客进入矮寨。”湖南高速公路集团湘西管理处处长涂征宇表示,矮寨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秀丽的自然风光无不让游客向往。但曾经由于路程较远,车程较长,导致很多游客主要局限在张家界、凤凰等地。矮寨大桥通车后,曾经沉寂的德夯大峡谷不断吸引世人目光。

桥的另一头,也得到了实惠。文旅公司旅游事业部部长、新地标旅游公司董事长张志介绍,通过大桥互联,使得旅游资源整合更加方便,利于打包营销。整个矮寨大峡谷连接吕洞山区与花垣金龙大峡谷,西可连接凤凰长潭岗景区,北可连接永顺猛峒河漂流龙山八面山景区。“到湘西,游凤凰,看大桥”成了去大湘西旅游的新理念。同时,矮寨大桥也牵引带动了沿线“张家界-芙蓉镇-矮寨”“凤凰-矮寨-十八洞村-边城”两条精品旅游路线。观山戏水品茶,体验民宿,湘西旅游大格局已逐步形成。

一组数据便可看出,湘西自驾游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据了解,目前矮寨大桥的日均车流量达到14040台/次,旅客车流以及农产品货运等物流运输车辆约占比40%。据统计,2019年1月-8月,湘西州接待游客34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1亿元,其中矮寨奇观景区接待旅客3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

土家老奶奶学说普通话

如果说,天堑变通途,对于旧时被称为“中国的盲肠”的湘西来说,交通的便捷让这里的旅游业迈入高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通过做苗绣、开民宿,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很多村民通过景区开发吃上了旅游饭。

藏在大山深处的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紧邻矮寨奇观景区,沿着宽阔整洁的青石板路前行,一栋栋古朴的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烟雨朦胧之中,云遮雾绕、宛如仙境。大桥通车后,排兄村的村民们看准商机,纷纷将自己房屋改造升级成农家乐。

“2020年国庆节的时候,我花了十几万把自家的农家乐进行改造,装修后的3个月我就已经赚了8万元。”排兄村村民龙迎春说。靠着经营自家的农家乐餐馆,龙迎春早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他有着清晰的思路:“要联合村民一起开乡村民宿,把客人留下来,让客人不仅吃在排兄村,还能住在排兄村。”

56岁的石梅香对于运营农家乐有着自己的心得,勤劳的她种蔬菜、养稻花鱼、烘腊肉,等到旅游旺季,游客们就能在她家吃上自产自销的绿色农副产品。石梅香认为,这样做生意,成本低,利润大。石梅香的爱人得到了德夯风景名胜区的就业扶持,在景区做卫生主管,平时上下班路程只需要花5分钟,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做苗绣。

像他们这样通过景区开发吃上旅游饭的,排兄村共有230多人。除了在景区务工,该村还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子。每年举办“金秋梨开园节”“高山梨花节”等文旅活动,既吸引大批游客来访,也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2020年,村里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

“远方的客人哟,请你嘛留下来。苗寨的风情惹人爱,还有美酒和好菜。”村里的苗歌非遗传承人石六凤,时常在景区为游客传唱苗歌。“甚至还有老外要我教他们唱苗歌呢!”话里语间,石六凤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豪。

“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20多家,我们正在规划悬崖酒店和高端民宿,成立旅游公司,让全村人都吃上旅游饭,踏上乡村振兴‘高速路’。”说起村里的未来发展,村党支部书记龙川江信心满满。

“村民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山区的人们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城里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连很多上年纪的老奶奶也学会了说普通话。”今年29岁的导游龙江虹说。现在,他就职的旅游公司里,一大半是湘西本地人,其中有很多返乡大学生。“路通了,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人能走出去,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回来,和我一样建设家乡。”

可以见证的是,矮寨大桥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条件,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涌动。不仅仅是排兄村,距离矮寨大桥15公里的十八洞村,位于矮寨镇西南部的坪朗村,还有幸福村、家庭村……借着这个时代,它们正在以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本,也成了加速区域腾飞的新动力,吸引着更多外界人的目光。

这何尝不是,一座桥,一座城,一个时代。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