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2日讯(记者 张天野 通讯员 姜妍)近日,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学生会 “烟火深处的传承——湘音不改”第八期真人图书馆主题活动正式开展,老师同学们满怀着对湘方言的求知与热爱,奔赴一场湘水之畔的文化旅程。
乡音遥寄——青葱校园的湘言湘语
生活在湖南省会、芙蓉之城的长沙,在老师们授课的教室里、在同学们日常的对话中,我们总能找到湘方言的身影。这也成为了此次活动的出发点——采访身边湖南籍的老师同学们,听听他们的湘音湘语。
同学们采访了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李星辉老师,作为一名专攻方言研究十余载的语言学教授,李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热情地帮助。小小的办公室,方音流淌出独特的湘语之美。“这句话我听懂了,和我的方言很像!”“老师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每一次李老师发音完毕,大家都会围在老师身边好奇地询问。李老师的方言母语是娄底话,是湘语中非常古老的部分。同学们跟着李老师如牙牙学语时一般小句小句地重复着,有些笨拙却无比欢乐。细细品味这一片方音乡情,娄底地区风光民俗如一纸画卷铺开,跃然耳畔。
录制结束后,李老师和同学们谈起了方言研究传承的方法和湘方言的发展现状。老师所说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科研究的背后,也蕴藏着一份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一片对家乡方言的热忱。
同学还采访了其他湖南籍的老师,湘乡话版的 《再别康桥》、汨罗话版的《牛郎织女》、祁东话版的《沁园春·雪》……各具特色的湘方言带来了别有韵味的诗文演绎,让我们发掘了方言的更多可能性。
同学们采访李星辉老师。
与此同时,周围湖南籍同学的采访也顺利进行。虽然部分发音人对家乡方言并不是那么熟练,大家依旧用各自的湘方言畅所欲言。一次采访结束后,某位同学说道:“我们去记录这些方言,不仅仅是记录一个词,一句话,更是去记录一段时光,点亮一种文化。”
言以传情——望月湖畔的文化足迹
4月10日上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6名志愿者同学集合前往位于望月湖畔的红枫康乐养老中心,去找寻和记录最纯正的湘音。40分钟的路程后,同学们顺利抵达目的地,采访活动拉开序幕。
或是介绍自己的家乡:“我是湖南宁乡滴。”“我是湖南湘潭滴。”“我是甘肃人,到长沙待了六十多年,蛮会港长沙话!”或是讲述人生的经历:“我一辈子都待长沙哩。”“我崽女在长沙工作,我跟他们到长沙,好久没回老屋咯!”或是聊聊日常的生活:“我们早上就呷面条、鸡蛋。”“我以前就住在清水塘边边,挨着毛主席和杨开慧住过滴房子”……发音人们用真挚而质朴的乡音,静静地诉说着他们的生活和家乡的故事。
其间,一位坐在轮椅上九十八岁高龄的发音人紧紧攥着一名同学的手,亲切地问道:“孩子,你多高呀?”——“奶奶,我身高175。”听到同学的回答,这位奶奶呜呜地哭出声来,激动地拍着那双她紧紧握着的手。原来,她想孙子了,在有些浑浊的方言腔调里,思念、感动和悲伤交织、缠绕,如同一张细密无比的网笼罩在同学们的心头。由于或多或少的陪伴的缺位,发音人们渴望沟通与交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同学们是湘方言的记录者,更扮演着聆听者的角色。
同学们在养老中心采访。
同学们在养老中心采访。
砥砺前行——做湘方言的“代言人”
湘方言承载着千年潇湘的文化底蕴、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孕育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它的广博,正等待我们的传承,等待着我们的解码。
但我们认识到,在推广普通话的时代浪潮下,湘方言所拥有的文化空间愈发狭小,但它和其他语系一样,都是滋养和孕育着我们的、密不可分的文化沃土。传承湘方言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口头,更需要我们付诸实践,身临其境体会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声韵语调。
认识、保护和传承好湘方言是本次活动的初衷,不久后,文新院的学子们还将录制一期《湘音不改》活动视频,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带领孩子们一同了解“活起来”的湘方言。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给予文化命题以新时代的智慧答卷,这亦是此次活动的创新所在,正如一篇活动日记中所写:“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方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我非常高兴能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为传播方言文化贡献力量。”
同学们在红枫康乐养老中心合影。
在湘方言搭建起的轻松而愉悦的语境里,每一次倾听都满载着新知的喜悦,每一次记录都跃动着湘音的魅力,这个雨季因此而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传承方言,保护每一座安放乡愁的避风港,文新学子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