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进、陈彦廷、张智洋、陈冉飞四人合影。 学校 供图
保研清华北大等名校、多次获国家奖学金、斩获各类大赛奖项……近日,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1805班512寝室的姚文进、陈彦廷、张智洋、陈冉飞四位男生分别保研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一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们四年大学生活的不懈奋斗。来听听这一“神仙寝室”背后的精彩故事。
相互为师
求学道路共进步
“我们寝室四人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张智洋告诉记者,大学四年,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四个人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携手前行。
在新知识的挑战中,一套“小黄鸭”学习法是他们的秘密武器。他们会让一人当“小黄鸭”——对学习内容一窍不通的人,然后让其他人对其进行讲解,一遍遍地梳理逻辑,一遍遍地加深印象,在这样教学相长的环境中共同进步,相互为师;他们不用去图书馆,在寝室里就可以高效学习,互相提问、互相分享的学习方法是他们的宿舍日常。他们说,在这样的氛围下,任何一个人想要停下或掉队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余的人会“推着你”向前走。
竞赛科研
“胆大心细”是关键
大学四年,他们不断斩获奖项,获得了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一等奖、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2D仿真组国家二等奖,多次参加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结题工作。
“‘胆大心细’是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关键。”陈彦廷分享道,胆大是对竞赛不要感到畏惧,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寻找指导老师,勇敢地去参与竞赛课题,勇敢地去寻找厉害的队友,并且敢于提出自己有创意的idea,“没有第一步,后面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心细,则是审慎仔细地对待和完成比赛,落实指导老师提出的每个小意见,想法的产生、提出和展现的一系列过程都要时时把关,正所谓得其大者需得兼其小。细节处的落实,为他们的成功保驾护航。
劳逸结合
时间精力有规划
竞赛纷繁复杂,而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常常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反而可能一无所获,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竞赛?他们说,参加竞赛要结合兴趣和自身专业优势来选择性地参加,不能一味从众。相较于竞赛名次和荣誉,他们更在乎自己在这次赛事里,得到的个人能力的提升、视野的开阔、沟通交流能力的进步、心态的成长以及人脉资源的积累。
在平常,他们始终将课业放在首位,合理调配竞赛和科研的时间,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陈冉飞说:“我们大二主要关心竞赛,大三主要集中于科研,并将一些空余时间进行模块化,比如把这个模块用于科研,那个模块用于竞赛,划定重点和次重点,有衡量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姚文进说,尽可能地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最大程度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除了学习技巧,他们强调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偶尔相约游玩,互诉烦恼,释放压力,让四人的友谊随着青春珍藏到心灵深处,共同成为更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