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普迹镇普泰村茶坡组、枫树组的蔬菜基地里,村民正忙着为蔬菜浇水。刘珂 摄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日讯(记者 吴思静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莫瑜)随着久违的一场秋雨,浏阳市普迹镇普泰村茶坡组、枫树组蔬菜基地里的芽菜愈发显得青翠起来。这里有五六十户村民,家家都种了蔬菜。去年起,大家统一品种,尝试一年三种。如今,200多亩田地里的芽菜长势正好,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能采收。不远处的村民家中,油菜的育苗工作也已经开始,小幼芽已经冒出了头。
“收完水稻种芽菜,收完芽菜又种油菜,这一年三季轮作,蔬菜不愁销,一亩田能增收几千元,可真好!”村民们高兴地说。
一年三种,增产又增收
10月25日下午5时许,太阳西斜,暮色开始降临。在普泰村茶坡组的田地里,李少奇和一些农户仍在忙碌着。近段时间干旱少雨,李少奇正扯着水管给地里的芽菜浇水。水花散落在芽菜的大叶片上,让叶片更显青翠油亮。眼前的景象,让李少奇笑开了花,“长势很好,不到一个月就能收了,能卖个好价钱,也不会耽误冬种油菜。”
地处浏阳河畔的普迹镇,土质肥沃,水资源充足,大面积种植蔬菜的历史已有20多年,普泰村更是蔬菜种植的集聚地。茶坡组、枫树组这一带山多,群山围绕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蔬菜生长。目前,这一带蔬菜种植面积有两三百亩,并已发展为一年种三季的高效种植模式,土地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均获得了提升。
“只要种得好,一点都不愁销!”今年58岁的李少奇,有8亩5分地,在农村耕耘多年,加之参加过多次技术培训,种植经验丰富的他信心满满,“中秋前水稻收割完,就移栽上了提前育好苗的芽菜。芽菜生长周期较短,从种上到采收只要两个多月。之后再种上提前育好苗的油菜,等来年5月初收割油菜后,马上种上水稻,这田一点‘不打空’!”
今年虽是久晴少雨,他种的水稻每亩产量也有一千多斤,“是优质稻,100斤谷可以卖到160元。如今芽菜也长得好,每亩可以卖三四千元。”他一边查看地里的芽菜长势,一边与记者算了笔账,“油菜苔也能卖两三千块钱,到时候还能榨油,每亩收入有1万元左右。”
“这收成可是比以前好多了呀。”今年60岁的李远辉也天天围着田地转,他有10亩地,每天6点多就开始劳作,直到天黑才回家。他说,以前种蔬菜易受市场行情的制约,价格波动较大,收入不稳定,如今品种选择得好,管理也精细了,收成一直不错,“今年的收入比较可观。”
“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让农户放心种植
高兴的除了村民,还有当地种植大户、湘香多彩花生党支部书记黎芙蓉。原来,带着村民们干起来的,正是黎芙蓉。她介绍,两年前,刚发展一年三种时,村民积极性并不高,“大家都担心技术、市场等没保障,怕赶不上农时,种出来的蔬菜又愁销路。”
黎芙蓉担任负责人的浏阳市湘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有1059亩水稻、300亩油菜。“这个品种的油菜很好,不仅可以采菜苔,还能收油菜籽,效益好。”在有心推广优质品种的黎芙蓉的努力下,不少村民跟着她种上了同一品种的油菜。“产业要走特色路,提倡‘一村一品’,虽然我能力有限,但是不是可以从‘一组一品’开始?”
有了这个想法后,黎芙蓉选定了茶坡组、枫树组为基地,以“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带动蔬菜种植技术提高,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我们普泰村党总支部与湘香多彩花生党支部是省农学学会联合党支部的共建单位,省农学学会的专家们多次来村上,对普泰村的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黎芙蓉介绍,“‘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主要以党建为引领,由党支部邀请省农学学会专家为农户们挑选并提供优质果蔬品种、部分肥料,适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农产品由农业公司统一收购并销售。”
这种种子统一、收购统一的种植和收购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从种植到销售的农业生产中的困难,有农业公司作为保障,农户放心种植,增收无忧。“我们鼓励农户采用蔬菜水稻轮作的种植方式,实现水旱优势互补,如今‘一田三种’‘一地三收’,大大增加了效益,让1亩田真正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黎芙蓉说。
“我们的种子和部分化肥都是免费的,只要认真种植并管理好,增收就没问题!”村民们也信心十足。
对此,普迹镇农业农村办主任袁意存也给予了点赞。在他看来,这种“一年三种”的模式将耕地安排得满满当当,让土地得到了全周期、最大化利用,“这种种植模式是比较理想的,当然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品种的精选和菜农的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