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丨见证湖南力量

2023-10-16 22:58:06 红网
作者:黄河 吴思静 编辑:戴桢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黄河 吴思静 综合报道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将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家战略构想的内陆核心经济腹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十年来,湖南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如今,中非经贸博览会成功举办三届,马达加斯加种植的杂交水稻、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塞内加尔摔跤场、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湖南产品、技术和工程享誉非洲,给非洲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77.png

2022年5月马达加斯加马义奇基地高产示范会议现场。

杂交水稻助非洲人民“端稳饭碗”

和中国南方一样,马达加斯加人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然而,由于缺乏优质的水稻种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马达加斯加水稻产量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口粮需求。自2007年开始,中国与马达加斯加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湖南20多位农业专家先后走进马达加斯加潮湿的热带雨林、干旱的热带高原、灼热的热带草原,将来自中国南方的杂交水稻种子,播撒到全岛每一个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帮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实现粮食自给的梦想。2007年,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启动,这也是首届中非合作论坛决定在非洲建设的1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中的首个项目。1万公顷的示范基地里,平均每公顷比当地优良品种增产3.5吨,得到了马达加斯加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和肯定,深受当地政府及群众欢迎。

经过多年努力,在湖南援助下的马达加斯加已实现杂交水稻育种、制种、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覆盖,马达加斯加也成为非洲唯一一个实现杂交水稻商业化的国家。在马达加斯加最大面额的纸币上,印着一株饱满的杂交水稻,以此铭记杂交水稻为该国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多年来,袁氏种业、隆平高科等湖南企业,通过推广杂交水稻、培育蔬菜种子和培训种植技术,不断提高非洲国家农业生产能力,已经在非洲16个国家成功试种,帮助非洲人民“端稳饭碗”。

88.png

极具墨西哥风情的列车。

湖南八大优势产业对接“一带一路”

浩瀚的太平洋挡不住中墨两国“一带一路”合作的步伐。2020年12月,中车株机公司联合中车香港公司,成功中标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合同明确,27列新车需在墨西哥本地化制造。2021年,中车株机公司牵头成立墨西哥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在克雷塔罗州建成新车制造组装工厂,开发70余家本地供应商,有效促进当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与升级。

下线列车造型硬朗、色彩鲜艳,外观设计极具墨西哥风情。9节编组,最高时速80公里,最大载客量2252人。转向架采用大胶轮走行、小胶轮导向结构,有效降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能很好地适应墨西哥当地地形条件。配备钢轮作为安全轮,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安全运行,做到“双保险”。

湖南建工集团助力埃及光伏电站、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燃气联合循环独立发电等项目早日落地,集团海外市场遍布30多个国家。

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多年,湖南“走出去”优势产业明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大农业、能源电力、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医药、轻工制造,八大优势产业既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也是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点。

33.jpg

中欧班列发车。

湖南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近年来,湖南“走出去”步伐愈发强劲,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湖南素有“沿海的内地、内地的沿海”之称,虽不具备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但立足自身特色,挖掘产业优势,湘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了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车株机、楚天科技、爱尔眼科……一批湘企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逐步从中国知名企业成长为世界知名跨国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湖南累计新增境外企业988家,实际投资额114亿美元,投资总量稳居全国前十、中部第一。截至去年5月,湘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存续企业277家,涉及投资32亿美元。

另据长沙海关统计,十年来,湖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累计达1.47万亿元人民币,从2013年的664.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520.7亿元,年均增长20.4%。中欧班列历经十年发展,截至今年8月,累计开行4175列,跻身全国班列第一方阵,将长沙的工程机械成套设备、湘潭的特种钢材、株洲的日用陶瓷、邵阳的农用机械等,运往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如今,湖南正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