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八支祠:一座博物馆里的家国情怀丨文化中国行·宗祠寻脉③

2024-08-09 23:54:36 红网
作者:陈雪骅 徐士洁 李赛凤 编辑:王津
字号:

编者按:宗祠是民间建筑的瑰宝、美的殿堂,是乡村的人文大树,祖根所在。每一座宗祠都默守着自己氏族的灵魂,传承一个家族的历史血脉。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深入湖南各县市区一些传统村落和大院,开展田野调查和文化寻脉,特别推出《文化中国行·宗祠寻脉》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宗祠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的重要阵地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809211321.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雪骅 徐士洁 李赛凤 报道

地处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的洞口县,因境内宗祠多达上百座(其中11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称“宗祠之都”。

在洞口县高沙镇北郊,有一座湖南省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宗祠,叫曾氏宗祠。

其占地13000平方米,是一般宗祠建筑的两至三倍。

说内容最丰富,是它完全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宗祠概念——

这里不仅是国家3A景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后方培训学校兼战时医院,这里还是石刻楹联展览馆,是孝文化传承基地,是珍藏了大量地方史料与实物的文史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40809070410.png

曾氏宗祠。

“忠孝”祖训与公益传承

曾氏宗祠也叫“曾八支祠”。

“曾氏祖宗曾子(曾参)在山东,曾子后裔曾据公举家南迁江西庐陵,曾据公后裔泰渝公又率家迁居湖南新化梅塘。北宋年间,泰渝公后裔文昭公一家从新化迁高沙石堰(当时属武冈州)。迁居高沙的文昭公育有一子,即二世祖才富公,才富公家道兴旺,育有八子,成就八派,即八支。到清乾隆年间,八支归一合祠于此,高沙的‘曾八支祠’名称就是这样来的。”高沙文史博物馆秘书长曾又松介绍,曾氏先祖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被后世尊为“宗圣”。

在曾八支祠就建有“宗圣阁”。阁有三层,五开间,进深三间11米,通高17.56米,蔚然大气。

祠堂内专门设有孝文化馆。在供奉曾子塑像的正殿两侧墙面各有四块巨型石碑,刻有曾子著述《大学》与《孝经》。

在二楼展柜,分别陈列有唐玄宗手书隶体《石台孝经》长卷与《中国孝道衍传体系与代表人物》长卷;在三楼左右侧墙面,设有中国孝文化历史名人的大型浮雕图像,包括:曾子、孟子、子思、董仲舒、韩愈、曾巩、程頣、朱熹、王守仁、曾国藩。

岁月流转,曾八支祠如今成为孝文化传承基地,经常有一些公益活动在此举行。

如今年1月,当地政府和社区就组织了一场“‘弘传统·孝文化’五社联动 情暖万家”活动启动仪式,人们汇聚祠堂,现场感受孝文化的历史传承氛围,当地艺术团体在宗祠前献上精心编排的腰鼓、广场舞、太极拳等节目,气氛和谐,热闹非常。

990f48c1629feef367fa21181b870a725f4329641705030098.png

当地在宗祠前举办文化传承活动。

活动举办方认为通过此类公益活动,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在辖区居民群众中传递和强化了“孝文化”意识,促使大家以实际行动传承、践行“孝悌”理念,“让孝文化、宗祠文化融入日常,成为一种言行准则和生活习惯”。

“我们曾氏宗祠的祖训有八个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比如忠,主要是指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孝主要是指孝敬父母,孝敬先祖,仁主要是指仁义道德,对人宽宏大量,爱主要是尊老爱幼,传承美德。”高沙文史博物馆负责人曾文子对曾氏祖训作了阐述,他认为这些代代相传的言行规范,通过文字永久展示在宗祠,会起到一种类似律法条文的庄严感,随时“提醒着曾氏后人要按照这些要求做,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一座博物馆与一位曾氏后人的40年坚守

曾八支祠与洞口县境内其它宗祠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它不只是一座单纯意义上的宗祠。

因为历史际遇,因为时代风云,因为视野开阔的后来人,曾八支祠已经成为一座记录历史、记录时代、包罗万象的民间博物馆。

在曾八支祠大门前,就挂有一块闪亮的“高沙镇文史博物馆”牌匾。有了这块牌匾,曾八支祠的文化底蕴一下厚重了起来。

微信图片_20240809211357.jpg

曾八支祠是宗祠,也是一座文史博物馆。

一座普通的宗祠,能成为一个文史博物馆,这与高沙镇当地一位“大儒”密不可分。

他是湖南省政协委员、高沙镇文史博物馆馆长曾传国。

镇上的人们传他早年打拼、家境殷实,中年以后对文物收藏和文史研究情有独钟,历经40余年,几乎将所有的积蓄和精力都花在了“文史博物馆”上。

漫步在曾八支祠,就像步入一座由牌匾、楹联、石刻、木雕、泥塑、彩绘等各种符号密集组成的文史森林——

清乾隆年间刻立的“宗圣遗像”,现为海内孤品;

曾国藩祖孙三代所题刻的“春风沂水”“一家仁让”和“同归于厚”三块匾额汇聚一堂;

这里有几十副石刻楹联,内容寓意深刻,书法笔力遒劲,刻工刀法圆润;

这里有巨大的石牌楼和石碑,皆为从原址完整搬迁到宗祠的旧物;

宗祠内还有无数拓片,跨越唐代至民国,内容囊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交通、民俗等各个社会层面,书写者包括徐世昌、蒋中正、谭延闿、于右任、赵恒惕等历史名人……

这哪里仅是一座宗祠,这分明是一座见证着千百年文化血脉传承的民间宝库。很难想象,背后的搜集、搬运、整理、记录等一系列工作,主要由一群民间人士自发完成。

微信图片_20240809220447.png

曾八支祠内石刻艺术馆。

而洞口县官方也给了这些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者极高的礼遇,在对外宣传的文本中如此表述:

曾八支祠开辟为“高沙文史博物馆”之后,不囿于一姓一府的狭隘宗族观念,而是致力于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文物保护的志愿者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历时12年,筹资300余万元,先后筹建“石刻艺术馆”“书画艺术馆”“拓片艺术馆”和“高沙史志馆”,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十年如一日专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曾传国,被当地人称为“曾氏家族的活宝”。

高沙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现已年逾八旬的曾传国,为了丰富曾八支祠的文史馆藏,倾注了大量心血,“在高沙镇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期间,曾老多方奔走,利用曾八支祠内的许多珍贵史料,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他功不可没,真正传承和彰显了曾氏祖训中的仁爱大义

“保护文物,就是与时间赛跑。(收藏、研究)成果是有限的,但文化传承的精神是永恒的。”曾传国认为。

因为有了曾八支祠,高沙镇多了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

而写得一手好字的曾传国,在高沙镇的宗祠、风雨桥等多地留有墨宝,已与当地文化旅游资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的地方文化传承载体。

微信图片_20240809211340.jpg

斑驳的文化符号随处可见。

文武之道与家国情怀

曾八支祠还是军旅、抗战文化的承载之所。

1938年,黄埔军校第二分校第十四期一个总队,第十七期两个总队与第十八期一个总队设在曾八支祠,历时7年,在此培训了大量的军政人才。

“时至今日,我们的宗祠仍保留着大量的黄埔校训和抗战标语,不仅是曾氏宗祠,洞口县境内还有多处宗祠(曲塘杨氏宗祠、山门尹氏宗祠等)作为分部教学基地作为军校培训和前线指挥所以及后方医院,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家国情怀。”曾文子自豪地说。

受曾氏祖训和军旅文化影响,曾氏后人中有不少人走上从军之路。

曾又松说,曾氏家风深刻影响着每一代曾氏族人,如曾氏族谱上的“树帜公”曾传焕,参与过武昌起义,后来为讨袁护国湘军第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曾氏后人曾国祥考取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以军功升任团长,其族人曾昭光任冲锋营营长,跟随薛岳将军转战南宁、钦州等多地。

参军、读书,至今仍成为曾氏后人“建功立业”的两大重要选择。曾八支祠蕴藏的家国情怀,也在深深影响高沙镇的社会育人风气,自近代以来,除“武将”外,高沙镇还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视野远阔的“文官”。

DJI_0547.jpg

俯瞰曾八支祠。

高沙镇有条河叫蓼水河,是资江的一条重要支流。上世纪末,洞口县一纸风行、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的文学刊物,取名就叫《蓼水潮》。蓼水河畔有所中学叫蓼湄中学(即现在的洞口县第三高级中学),就是高沙人清末教育家李钟奇所创办。

此外,湖南第一师范前校长、担任过新宁县县长的曾沛霖,近代教育家刘百昭,著名教育家、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刘寿祺,以及建立我国第一个消费经济学研究中心的湖南大学教授尹世杰、彭明朗,曾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的谢璞,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姜贻斌,还有“微信之父”张小龙,都是高沙人。

文化之盛,人才之盛,有人称高沙镇这一方水土“特别养人”。崇尚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古镇风气也在影响着曾氏后人。

曾又松说:“我们曾氏宗祠旁边就是洞口三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史,与曾氏宗祠互为映衬、互为影响,培养了包括省作协名誉主席谢濮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学子,今年洞口三中就有50余名曾姓学子考上了本科院校,曾氏家风得到了全面传承和发扬”。

高沙古镇除了曾八支祠这个重量级文史博物馆外,还有古商城、太平桥公局、上湘公馆、乾元宫、城隍庙、云峰塔、观澜书院、青云书院、牛江明代古村落、抗日烈士纪念碑等一大批文旅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这些文旅资源开发好、利用好,造福地方人们,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更有价值的传承。

洞口县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彪说:“曾八支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文物日常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文化价值,让文物活起来,每年对外免费开放,还举办国学讲堂、传统戏曲表演等活动,年接待各类游客数万人,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肖氏宗祠.png

坐落在平溪江伏龙洲上的萧氏宗祠。

而洞口县境内,除了曾八支祠,还有一起纳入“国宝”的萧氏宗祠、杨氏宗祠、王氏宗祠、尹氏宗祠等,都极具特色,尤其是氏宗祠,地处县城平溪江上的伏龙洲,与回龙洲边的文昌塔遥遥相对,堪称奇观。

加上境内的蔡锷公馆、抗战遗址群,以及罗溪国家森林公园、雪峰山“天街”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洞口县可以做一篇全域旅游大开发的好文章。

既要让自己走得出去,也要吸引外面的人走进来,多元包容,多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融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家国情怀。

相关报道:

洪江易氏宗祠广育人才 | 文化中国行·宗祠寻脉①

从家传到共享,张谷英村家训族戒的非常道丨文化中国行·宗祠寻脉②

来源:红网

编辑:王津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