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昕:用心打造有“魔法”的思政课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明 编辑:张俊 2023-09-14 17:03:3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刘艳明 长沙报道

“先入眼入耳有意思,才能入脑入心有意义”,在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有位人称“昕姐”的教师。在她的思政课堂上,“画风”多样,她会像“备”教材一样“备”学生——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精准调研;还会向学生学习逛B站、剪辑视频等各项技能,做到“无代沟”对话……她是“00后”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她的课堂被评价为有“魔法”的思政课。

图片1.png

教学是一门艺术,让“00后”变“真爱粉”

教学是一门艺术,对“00后”青年学生而言,他们并不需要我们一味地“硬灌输”,而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你想做硬核青年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怎么办?”……思政教材上没有任何一个章节的标题是这样的,但是它们频频出现在“昕姐”教师的课堂上。

2018年,郭昕作为一名思政课专任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与法治”,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时郭昕面临很多难题,她想要对得起学生交付到课堂的时间,所以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想一堂课的架构和逻辑,做课件需要四五天,通宵达旦是常态,“经常把头发都‘薅没了’”。

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但每一堂课背后都是理论研究、学情调研和课程设计的结合。“世界那么大,带你去看看”是郭昕讲授教材第一章时梳理出的大标题。郭昕介绍,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解新时代青年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重任,“学生听着可能会有点儿无聊”。为了能够以理服人,郭昕会通过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引导学生争做合格的时代新人。

把学生生活中最关注的话题、教材编写上最重要的专题、思想道德法治教育最根本的问题融合转化成一个真问题,每堂课围绕一个真问题,层层铺设逻辑链条。“我先和学生一起分析他们的看法,慢慢地他们就愿意和我站在一起去思考问题。我希望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自我思考、自我说服。”郭昕觉得,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被灌输”的感觉。

“我想把这门课讲得不一样。当我看到学生和真理彼此确认了对的眼神,才是我最幸福和满足的时候。”郭昕说。

心中有信仰,课堂有力量,思政课教师也能这么“潮”

“思政课不能像一阵风一样吹过去。”郭昕很看重课堂能不能解决学生的“真问题”。郭昕认为,让学生和书中的理论产生联系,在繁杂的信息中帮助学生做到不迷不乱,是思政课的意义所在。她觉得,很多学生并非不“感冒”思政课,只要抓住学生的关切点,让他们意识到课堂内容与自身的工作、升学、人生有关,“00后”其实很爱听思政课。

在郭昕老师的课堂上,传统的“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模式并不是唯一。在一次进行社会实践的思政课作业中,有的学生模仿电视剧《觉醒年代》经典片段拍了微电影,有的学生围绕雷锋故事、北京2022年冬奥会编排了小短剧,还有的学生模仿新闻主播进行播报。当这份特别的作业交到她手中时,看到了“00后”的用心、创意,还有希望。“他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去完成这份作业,让我很受感动。”在学生陈梦聪看来,郭昕的课堂让她见到了更开放、更多元化的思政学习方式,也让她对思想道德教育、国家大政方针有了全新认识。

郭昕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在实践中提高学习的能力。她经常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每逢竞赛时她都会在下班之后主动抽出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郭昕把与学生相处当作一件乐事,还时常提起与学生之间的小趣事,“有时候大家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争执’,争着争着思路反而越来越开阔了。”在郭昕的指导下,她的学生在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现在的学生很讲理。只要我们把道理讲透、把事情讲清,他们会听。”近年来,郭昕深入挖掘抗洪、抗疫、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素材,并将其融入教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对此,学生王珍珠感叹:“没想到思政课教师也能这么‘潮’!”

以研促教,教研融合,刷新自己共同进步

“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老师不能仅仅只是教书育人,还必须是一个科学研究者,“只有通过科研才能及时学习并了解最前沿的知识进展,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而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学到的方法,反过来也可以激发科研的灵感。”

思政课是一门传递价值导向的课程,不能只让学生记住热闹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内容为王”。尽管郭昕已经收获了一大批“真爱粉”,但“00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对新事物越来越敏感,教师的学习速度永远追不上学生,这给她带来了“本领恐慌”。在知识储备、教学经验方面,需要不断地翻阅书籍论文,向前辈学习;在新思路、新想法方面,就需要从学生身上学,“和学生共同进步”。

“科研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在科研的道路上,交织着辛苦与快乐,解决一个难题,要付出数不清的思考与探索,多少个夜晚的潜心研读,让她获得收获的喜悦,并不断奋进。身为教研室主任,郭昕还经常带领教学团队“磨课”,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和教学比赛。近五年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能力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同时积极申请课题、撰写论文、参加项目建设。她先后申请立项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七环五步”路径研究》和2021年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课题《“大思政”视域下课程育人的实施路径与机制探究》,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课题7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

身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身为一名党员,她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树立师德正气、累积理论底气、提升授课灵气,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守好思政人的“责任田”,用心打造有“魔法”的思政课。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明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nograb/646743/58/130511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