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时刻,V播在手!大家好,欢迎来到时刻V播,每天几分钟,几个话题,让你记得住、带得走、用得上。
【本期内容摘要】
【V讯】
【1】
自2025年起,初二生物学调整为开卷考试,与地理实行合堂分卷考试,成绩以A、B、C、D等第呈现,作为高中录取的入围依据;自2026年起,高中招生录取规则增加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总成绩排序,适当提高区分度;优化“指标生”志愿填报,2028年起符合条件的考生最多可填2个志愿。
【2】
自3月25日起,渝厦高铁张长段及长株潭城际铁路迎来票制革新。此次改革在原有票制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容,推出“计次票+定期票”组合方案。计次票新增“10次/90天”选项,与原“20次/90天”形成梯度选择;定期票则创新推出10档梯度产品,覆盖不同出行频次需求。
【3】
预计今明两天(3月25日至26日)受一致南风气流控制,湖南以晴天为主,最高气温可达33~35℃。27日开始自北向南有次寒潮大风天气过程,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受冷空气及弱波动影响,29日至30日大部分地区仍有小雨,湘南局地中雨,31日湘北天气转好。
【评论】
“只要不穿校服就能买!”近日,据北京赵女士爆料,自己初二的女儿已经偷吸果味电子烟四年之久,且在同龄人中,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柠檬味、草莓味、西瓜味等数十种果味电子烟,赵女士的女儿几乎尝试遍。这种电子烟在初高中十分风靡,甚至成为“社交货币”。(3月24日 央视新闻)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包含电子烟在内的烟草制品,且自2022年3月起,调味电子烟已被全面禁售。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湖南、广东、上海等地,果味电子烟仍在中小学生中风靡,甚至不少未成年人已有超过三年的电子烟“烟龄”。当果味电子烟以“糖果外衣”渗透校园时,不禁让人追问:究竟是怎样的无形之手,让这场“甜蜜陷阱”在未成年人的世界里悄然生根?
不法商家罔顾法律,通过走私、虚报出口等非法渠道获取货源,并利用“外贸尾单”“健康无害”的虚假宣传误导未成年消费者。在这场黑色交易中,商家编织出针对未成年人的隐蔽的销售网络:线上,电商通过“电子雾化”等关键词规避审查,并形成“黑话”,以微信表情符号(如西瓜、草莓)作为暗号;线下,实体店则通过隐蔽夹层、扫码取货等方式,并只对“熟客”开放。这无疑暴露了监管的盲区。
面对商家逐利的铤而走险与青少年认知的脆弱防线,我们该如何构筑一道从生产源头到校园周边的“防火墙”?红网评论作者秦若嫣认为,答案或许藏在法律、技术与教育的三角合力中。面对电子烟的快速迭代,将“草本雾化产品”等新型变种纳入监管范围已刻不容缓。同时,对于线上电商平台,要加强商家资质审核与关键词过滤,对违规商家立即封禁。对于线下商户,要推广透明式销售监控,强制商家安装监控设备,并实时上传销售记录至监管部门平台。
同样地,技术监管在这场打击中尤为重要。利用大数据模型检测交易暗语,打击不良厂商和黑色流通链条。青少年三观尚未成熟,极易受“时尚外衣”诱惑。家庭与学校应及时加强教育,通过案例警示、情景模拟等方式,破除青少年对于“无害雾化器”的认知误区。媒体也应加强科普,通过短视频、漫画等易被青少年接受的方式,及时曝光非法销售行为,形成社会监督合力。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青少年的身心不被荼毒。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丽 彭莎 李静怡 实习生 蒋可
编辑:廖轩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