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攸县农户卖地菜生意“火”
相关:攸县美物之豆腐:韵味千年 香飘万里
攸县美食好韵味之血鸭:传说源起宋丞相文天祥
攸县风俗:神奇的“打铁水”
攸县民俗:传承百年 贾山皮影
攸县民俗:谁说女子不如男 巾帼娘子也舞龙
“攸女仙境”:体现攸县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平台
攸县民俗:长调《燕花歌》——几近失传的长篇方言歌谣
攸县民俗:端午节艾叶洗头、吃十子、赛龙舟
攸县民俗:春节“请财神、洗牙、探灯”
受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传统习俗的影响,在每一年的今天,地菜都能给一些攸县的农户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
配上其他的中草药,市民都比较喜欢。不仅是在攸县,深圳那边一样也很火。每年临近三月三,就有不少地菜“收购大户”囤积一定数量的新鲜地菜,然后远销深圳。因为地菜本身不是很重,大家都是一把把的卖,很多老板都会瞄准商机收获、囤货。深圳毕竟不比攸县当地,能采到大把大把的地菜。所以,每年,攸县老板运到深圳那边去的新鲜地菜都卖得很火。
地菜煮鸡蛋可以祛风湿、清火,而且还可预防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流行感冒、流脑等。
关于“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突然就不痛了。“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一年不头疼”的习俗也延续至今。
地菜被誉为“菜中甘草”,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将鸡蛋同地菜煎煮,可使蛋味更加鲜美。地菜又名“荠菜”,其谐音是“聚财”,“地菜煮鸡蛋”既沾一点财气,又能防病健身。做地菜煮蛋时,切记不要加食盐,因为加食盐后它的药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