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江,我们的母亲河】锡矿山:抗污树种云雾中顽强生长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张金东 秦楼 编辑:康晓乔 2016-11-12 10:13:42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链接:

  【湘江,我们的母亲河】让唐诗里的湘江流进美丽新湖南

  【湘江,我们的母亲河】蓝山:一汪清水从野狗岭注入湘江

  【湘江,我们的母亲河】郴州:繁华的三十六湾如今明月沟渠

  【湘江,我们的母亲河】水口山:让尘归尘土归土,水归水

  编者按:

  河似母亲,江如地脉。要让一江清水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

  今年是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个年头。今年8月,杜家毫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全体会议,部署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湘江保护与治理开始迈入“升级版”。

  这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也即“一号重点工程”。从数字看,何等重要和迫切。

  花开寻种,饮水思源。

  10月下旬,红网大型航拍视频报道《一号重点工程进行时》从湘江源头永州蓝山启动,聚焦湘江沿岸8个城市的治理情况。

  沿着湘江的流向,从主源头蓝山的野狗岭直到湘阴的芦林潭,空中见证900公里湘江的治理变迁与秀美。

  文/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逸峰 张金东 图/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秦楼

冷水江锡矿山矿区。

  2016年10月29日,娄底冷水江锡矿山矿区,海拔300多米,终年云雾弥漫。当地人说,这里一年只有两次能看到蓝天,一是七八月份,一是下雪天。我们的航拍始终无法找到有利地势。

  记者看到,原本千疮百孔、草木不生的矿区开始重现绿色。山坡上,构树、臭椿、翅荚木、大叶女贞、楸树等防污抗污树种在顽强生长。

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生态修复造林示范基地。

  锡矿山公诸于世人,从一个美丽的错误开始。

  明朝末年,有人在新化县陶塘发现闪闪发亮的银灰色金属,人们误以为是锡,于是将这座山命名为锡矿山。19世纪末才得知这种矿叫安得莫尼,即锑。

  锡矿山,一座湘中腹地的矿山,冠以“世界锑都”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她以储量之富、产量之多、品质之优称雄世界一个多世纪。

  繁华易逝,与众多的资源型产业类似,在享受矿产开发带来的红利后,“世界锑都”很快陷入“无序开采、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展乏力”的“魔咒”,过度采掘让锡矿山变得满目疮痍,环境污染成为当地发展之痛。

  当地媒体曾毫不客气地报道:工业固废数量巨大,污染了水源,水体含砷、含锑超标严重,曾先后发生6起砷污染中毒事件,严重威胁湘江、资江两大流域群众的饮水安全;二氧化硫和重金属粉尘超标,空气质量恶化,植被破坏殆尽,森林覆盖率仅为10%,石漠化程度极高。

  更令人难堪的是,由于无序开采,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锑矿和锑产品市场的锡矿山,一度丧失国际市场定价权。

  锡矿山用百年的历程,换回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沉痛教训。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2010年,一场整治风暴在世界锑都刮起,冷水江先后6次对涉锑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关闭“两高一资”涉重金属污染企业89家,其中关闭涉锑企业75家,取缔手工选矿小作坊145处,取缔非法锑浮选企业6家,所有非法建设涉锑项目全部关闭取缔。这一重大举动引发全球轰动,国际市场锑价应声而涨。

羊牯岭碉楼是湖南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碉楼建筑,始建于民国二十年(1932年),是当年为垄断锑矿开采而建,也是旧中国地主资本家残酷镇压并残害工人群众的历史见证物,现属本省典型的近现代文物之一。

  2013年,湖南省政府将锡矿山污染治理纳入“一号重点工程”五大重点区域之一,整治向纵深推进。

  一年之后,冷水江对涉锑企业再出重拳,对原有5家锑采矿企业中的3家关闭退出到位。目前,冷水江市境内的涉锑企业,瘦身为两家,并全部配套建设了烟气脱硫设施,实现了废气达标排放。

  新账不能再欠,旧账努力还清。其中处理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砷碱渣又最为棘手。砷以砷酸钠形式存在,含有剧毒且易溶于水,对土壤、水系统危害极大,成为最难还的一笔旧账,通过技术手段填埋治标不治本,锡矿山联合国内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攻关,让砷碱渣变废为宝,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排废难题。

  如今的锡矿山,正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矿山的治理与保护也进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锡矿山的人们,正在为这个百年老矿的发展和新生而殚精竭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