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决“就业难”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和经济改革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胡力丰 编辑:王娉娉 2013-07-23 09:31:3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7月23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胡力丰 实习生 卢晨)近几年来,几乎每一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在“刷新历史”——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一边是从大学毕业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一边是源源不断输往高校的生源,就业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

  为什么就业这么难?

  潇湘晨报:2013届毕业生遇上了“最难就业年”,你是如何理解“最难”二字的?“最难”的局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从2003年开始,每年都在说“今年是最难就业年”。要说“最难”的原因,除了经济上无法配合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外,还有政府的“短期救济”措施和高等教育改革无实质性推进,三者叠加导致了“就业难”的死循环。

  每年政府为缓解就业压力,都会出台一些应急方案,比如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和鼓励毕业生毕业先到基层就业等,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会加重未来几年的就业压力,因为这些人几年后还是要面临就业。

  另外,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分不开。由于高校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各高校缺乏清晰的人才定位。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由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增加了一大批学科、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这既导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此外,很多高校把学生就业作为唯一导向,把就业率作为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样只会加重高校的职业教育趋向以及追求就业率的短期功利行为,对长期解决就业问题毫无帮助。

  由此,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的质量。同时推进经济改革,扩大服务业的就业容量。

  余杰(湖南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今年就业之所以“最难”有三个客观原因。第一是今年毕业生总量最多,接近700万,学生就业的压力自然更大。第二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经济速度放慢,各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相应地减少很多。第三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的不协调。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有盲目性,并没有过多考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这就造成了很多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

  就业“红绿榜”可不可信?

  潇湘晨报:不久前,有机构列出2013年大学生就业的“红绿牌专业”,把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列入“红牌”,对这个榜单你如何评价?

  熊丙奇:所谓“红绿牌”专业,只能做一个参考而不能完全依赖。首先,就专业而言,一样的专业,不同的学校,情况都会不一样。所以学生在选专业时,要注重学校的特色,依学校看专业。其次,就算列出这些专业也不能解决更多的问题,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为谨慎起见会选择服从调剂,这样一来,实际的选择权就不在学生身上了。

  余杰:个人认为这个榜单有不科学之处,不能简单地根据一些数据武断地判断所谓的“红绿牌专业”。一方面,每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是产业结构兼学科性质的结果;另一方面,统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存在一定争议,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有的机构所给出的数据依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填报志愿的学生不可盲目相信这类榜单。

  如何破解就业歧视?

  潇湘晨报:采访中我们发现,工科生比文科生、男生比女生的就业形势要好;部分文科生、女生、家庭贫困学生甚至被沦为就业的弱势群体。高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切实可行的帮助?

  熊丙奇: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办学过程中,高校本身的办学定位就不准确。人文学科办学成本较低,各高校争相增设文科专业,如法学、工商管理等,但教学质量、师资实力、专业环境等并无实质性提升,这就导致文科专业的学生质量无法保证。第二,我国有《劳动就业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但这些法律并没有完全落实。因此,要从根本消除这一现状,就要求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准确定位,按办学规律办学。另外,必须落实相关法律,依法保障学生的就业权。

  余杰:客观地说,这样的就业歧视确实存在,但有时也有其特殊性,比如建筑、能源等领域,男生的确更适合。对于这种状况,学校只能在观念上做引导。首先要帮助这些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端正态度并辩证地看待这种情况,尽量鼓励他们到适合自己特质的领域找工作。学校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做就业引导,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根本上来说,找不找得到工作还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胡力丰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7/23/427924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