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3日讯(记者 肖军 黄巍 通讯员 杨华晓)9月2日,会同县堡子镇坪见村造林大户梁厚元拿着林权证,在会同农村商业银行抵押272.8亩林权,贷款25万元用于幼林抚育。他高兴地说:“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林权抵押贷款是我们创业增收的好帮手。”
会同是全国重点林区县,林木、林地是其最大财富。长期以来,林农却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2011年,该县完成林改确权发证后,完善配套改革,积极探索林权抵押贷款,让林业资源优势成为“撬动”山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点。县里制订了林权资产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并出台优惠政策,规定对林业生产经营者用于营林造林的小额贷款,由财政给予3%的贴息。还建立了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专用于弥补抵押权人的风险损失。
同时,会同建立了以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司法鉴定等共同参与的林权抵押贷款服务体系。注册成立会同金裕森林投资有限公司,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担保,解决金融机构后顾之忧。并成立了专事林业资产评估、鉴定的林业司法鉴定所。这些举措消除了银行放贷风险,各金融机构纷纷“上山下乡”。据统计,到今年8月底,全县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179亿元。
“林权抵押贷款使林业变成了活资产,促进了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县长周立志介绍,近2年来,该县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融资渠道的社会造林,占全县造林总面积的97%,并涌现林下种养基地140多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2亿多元。去年,全县森林蓄积量为662万立方米,全县林农人均纯收入4632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21万立方米、1188元。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