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苏仙站10月16日讯(分站记者 杨扬)今年,苏仙区栖凤渡镇南香村种粮户曹国清在自己的十亩地里全部种上了双季稻新品种,再过几天,就能收割了。看着手里黄橙橙沉甸甸的谷穗,曹国清乐开了花。栖凤渡镇南香村种粮户曹国清高兴的说:“每亩能增产200-300斤 收益比原来要高5、600块钱(每亩)。”五十岁的曹国清种了二十多年地,由于收成不错,一直不愿轻易尝试新粮种。经过村里的反复推荐和现场观摩,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种上了名为“丰源优299”的水稻新品种。
针对多数种粮户普遍存在的购买稻种不敢“冒”、不敢“闯”等问题,苏仙区种子管理局率先在南香村实行“农企对接”示范种植,筛选引进适应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种植习惯、市场需求的21个品种进行集中展示,将新品种示范区与多品种展示区相结合,扩大双季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规模,创新农户“看禾订种”、增产增收的科学种粮模式。
苏仙区种子管理局局长黄圣林说:“明年可能要达到40-50个示范品种,从这几十个品种里面选育出综合性能比较好的品种作为示范面积。”黄圣林说,苏仙区将逐步把南香村2400亩耕地打造成水稻新品种永久性展示示范基地,将耕地的90%,也就是2100亩耕地全部用于双季稻新品种的展示和示范种植,全区晚稻主推面积达60%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杨扬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