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县站10月24日讯(分站记者 寻芳)国务院日前批复原则同意发展改革委报请审批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4亿亩。
记者获悉,长沙县继去年开始施行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在开慧镇启动第一个项目后,今年在白沙镇全面启动第二个示范项目,规划总投资2250万元,面积约1万5千亩。
按照长沙县“南工北农”战略,北部乡镇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的主要区域。高标准农田,是指达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去年,1万多亩的开慧示范项目获得好评,长沙县还荣获全省2012年度农发土地治理优质工程开发县称号。
长沙县第二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涉及白沙、双冲、曾家坊、大花、锡福、报母、李家山社区等7 个行政村级单位,内容包括:改造渠灌37条共长23323米,排渠9条共长14841米,山塘11口,拦河坝9座,改造机台4座,新建小型渡槽3条;整修渠道5条共长8925米,整修机耕道9条共长66197米,其中3条混凝土硬化路面共长2517米,6条泥结石路面共长3680米。
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等级,增加生态修复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长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目标,长沙县耕地面积87.07万亩,耕地保有量目标87.20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3万亩,预计全县2020年前建设高标准农田约22万亩。
来源:红网
作者:寻芳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