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生当猪倌 开猪肉专卖店生意不断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罗凯 黄美 编辑:高芹 2013-11-04 17:26:5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岳阳站11月4日讯(通讯员 罗凯 黄美)当初选择养猪时,乡亲们不理解,说他几年大学白读了顶住压力,艰辛创业,吃住在猪圈,为确保母猪顺利生产坚守3天3夜如今他的养猪事业越干越大,他用行动证明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出状元
  
  当别人还在幻想着能通过努力打拼换来升职加薪时,从骨子里就不太适应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大学生赵文,5年前毅然放弃企业高薪,回到老家岳阳县创业。
  
  在母亲极力反对的情况下,他一个人跑到山里一呆就是5年,只为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养猪。
  
  今天,他的养猪梦得以实现,不但拥有数千平米的养殖场,还雇请了3个大学生当他的副手,4个年轻人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大事业。今年10月初,他们的第一家土猪肉专卖店成功开业,每天限定只卖一头猪肉,生意异常火爆,供不应求。
  
  日前,记者在猪肉店里看到28岁的赵文,腰上围着一件满是猪油的围裙,动作麻利而干练,话语中却是隐藏不住的书生气。
  
  放弃工作回乡养猪母亲强烈反对邻居议论纷纷
  
  因为出生在岳阳县一个农民家庭,赵文从小就吃苦耐劳,积极上进,在父母“多读书,才能有出息”的思想熏陶下,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业。
  
  2007年大学毕业后,赵文南下广州。不到一个星期,便顺利应聘上了一家外贸公司的外贸业务员,薪资比他预想的还要好,顺理成章地过上了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生活。
  
  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与枯燥无味的繁琐工作,让赵文有了辞职的冲动。当他第一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却被母亲狠狠地训了一顿:“花那么多钱送你读书,就是为了能摆脱贫穷的命运,早知道你会这样,当初就不应该花钱供你上大学。”为了不让父母伤心,赵文暂时坚持了下来。
  
  大约又过了半年时间,2008年底,赵文经过深思熟虑后,做了一个决定:回家创业,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回,他没有和父母商量,就炒了公司鱿鱼,带着打工挣的5万余元积蓄,离开了繁华的都市。他背着简单的行李,胆战心惊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幻想着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番事业。“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外跑,赵文怎么就回来了?”“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唉!他这几年大学算是白读了!”回到老家后,亲戚、邻居们议论纷纷。赵文告诉父母,他回来准备养猪。“知道我要养猪,我妈顿时觉得丢了她的脸,一万个不赞成、不支持,甚至当我不存在,不再理我。”赵文说,虽然当时有点沮丧,但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
  
  上山自砌猪圈一年后淘得第一桶金
  
  要搞养殖就必须有场地,由于是城镇户口,赵文家既没有田也没有地,便找到住在城郊的舅舅。得知赵文的想法后,舅舅出乎意外地予以支持,免费提供约2亩大的荒山林给赵文。
  
  场地确定好后,带着镰刀与斧头,赵文一个人就上山了。开荒砍树、夷平地面、砌猪栏,因为没有资金,这些前期工作,都是他自己干。不会砌房子,就找几个师傅带着做几天,自己再慢慢摸索。
  
  赵文说,专门砌房子的师傅大约两个月的活,他干了近半年。一直拿笔杆子的手,突然变成拿锄头、砖头,赵文的双手磨满了泡,刺破后,裹上布继续做,慢慢地长满了厚厚的老茧。
  
  这样拖下去太浪费时间,2009年初,在一边砌猪栏的时候,赵文进了第一批猪崽。“我当时运气比较好,正好赶在猪价下跌期,猪崽才5.5元/斤,我一共买了30多头。”
  
  养猪的摸索之道又开始了。一天要喂几次食,猪吃什么比较健康,猪发烧了怎么办?赵文买了一大堆科学养猪的书籍,边学边干,还有不懂的,就请附近懂养猪的老伯大叔帮帮忙。到第二年9月份,他出了第一批猪,除掉所有本钱赚了2万块钱。
  
  随着养猪经验越来越丰富,赵文又陆陆续续买了一些种猪、猪崽。自从跟猪“打交道”后,他一天都没有离开过这些猪。虽然辛苦,但很多的第一次,让他无比兴奋。“第一次学着给猪打针,第一次为母猪接生,第一次帮乳猪剪犬齿……”说着这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事情,赵文像个小孩子。
  
  还记得第一次为母猪接生的时候,因为不清楚母猪到底什么时候会生,他在猪栏里守了3天3夜,饿了就端着饭碗在猪栏里吃,困了就在猪栏和母猪一起睡。那段时间,这也成了他唯一的乐趣。
  
  创业之初很盲目4万元全打了水漂
  
  在没有人帮忙和支持的情况下,猪就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哪怕在他最受伤最绝望的时候。
  
  创业的前两年,赵文有些盲目。养一批猪要八九个月才见到效益,而投入是时时刻刻的。更何况,一个年轻人没有人指导,耐心也有限,谁不想一口吃个胖子?
  
  2010年,赵文在养猪的同时,又养鸡、养鸭、养鱼、养黄鳝,把仅有的一点时间全部投入各种养殖中去,用这些收入来填补养猪的资金。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往往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年,赵文投资4万元,养殖了一池塘黄鳝。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大雨把所有黄鳝都冲走了,4万元全部打了水漂,分文未收。这时,赵文开始懂了顾此失彼的道理。他把其余的都丢掉,专心致志地养猪。
  
  扛住失败的打击,忍住一个人的寂寞,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去年,他成功贷款30多万元,加上几年下来的存款,共投资近70万元,在岳阳县鹿角镇幸福村租下了一块约20亩大的山地,请人新建了3栋1000多平米大的现代化的猪圈,猪圈里配备了紫外线消毒和保温箱,还有供猪每天活动的露天运动场。目前新的养猪场里拥有土猪200多头,其中还有10多头母猪。
  
  网上“招兵买马”3个志同道合的高材生加盟
  
  养猪事业越做越大,赵文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今年年初,他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招兵买马”。3位颇有来头的大学生,为了各自心中的创业梦想,被他召集到了一块。“1987年的贺明礼是学生物技术的,专门负责养猪;1985年的路俊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负责猪的保健健康;1984年的赵春阳是学产品设计的,放弃七八千元的高薪,和我一起负责销售,其实就是卖猪肉。”赵文说,除了给他们发工资,还会以股份的形式,在年底给这3位高材生发福利。
  
  今年10月初,他们4个人精心策划,在该县城乡结合部的9634农贸市场开了一家专门销售土猪肉的“一佳土猪”专卖店,每天限定只卖一头土猪,虽然比同市场其它摊档上的肉价贵2元每斤,但仍然供不应求。
  
  一开始,消费者也不太相信赵文卖的是土猪肉,一吃就发现确实不同。买肉的都是回头客,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光临他的肉店,还有不少消费者要求到他的养猪场看看。为此,他们也定期组织消费者观摩他的养猪场。
  
  在赵文的20亩地里,有规模的养猪场,有种着进口蔬菜的土地,有不成形的池塘,有还未开垦的荒地。
  
  站在其中,4个年轻人规划着他们的未来:近期要开5家土猪肉连锁店,还要建一个可追溯系统平台,让所有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最终目的是规划一个农业生态园,把4个人的专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当年灰头土脸的失业大学生,到如今颇为成功的创业青年,赵文在当地开始小有名气。邻里乡亲不再对他的选择议论纷纷,父母的气也消了,去年他还娶了位温柔贤淑的老婆。他说,人各有志,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种,关键看自己怎么选择。“目前虽然还谈不上成功,但起码我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觉得很幸福。”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罗凯 黄美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1/04/425896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