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年底前或再增千台的士 全部采取员工制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陈东风 龙辉明 编辑:何冰 2013-11-08 21:13:05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8日,长沙市召开市区新增出租车运力听证会。

(11月8日,长沙市召开市区新增出租车运力听证会。)

  红网长沙11月8日讯(记者 刘玉先 通讯员 陈东风 龙辉明)“希望政府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出租车实行分时段收费。”今天,在长沙市召开的市区新增出租车运力听证会上,包括消费者代表、驾驶员代表、专家代表等在内的22名听证代表就长沙市五区是否要新增一千台出租车运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观点交锋。
  
  最终,在22名听证代表中,21人赞成,1人持保留意见。待长沙市政府做出行政决策后,市交通部门也将马上启动车辆招投标程序,以确保新增的出租车尽快投入运营。
  
  焦点一:长沙市五区内是否需要新增出租车?
  
  听证代表发表意见前,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客管处处长雷毅华代表主管部门,作了《长沙市市区新增客运出租汽车运力的说明》,通过一系列数据论证此次新增出租车的必要性。
  
  目前,长沙市有出租汽车公司26家,城区出租车总量为6780辆,出租汽车每千人拥有量为2.07台,刚刚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出租汽车拥有量下限要求(大城市不少于每千人2台)。
  
  而北京这个数字为4.83辆/千人、上海3.24辆/千人…………对比其他大中城市,专家建议目前长沙市中心城区增加一部分出租车运力,千人拥有量指标可取2.50辆,也就是说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应达到8170辆。
  
  “目前长沙每千人拥有2.07台出租车,远远不够。”听证代表、福利出租车公司总经理李晓雷认为,增加出租车运力,可以缓解乘客打车难的问题,也能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他介绍,2009年,长沙每台出租车日载客45次,而今年则达到了63次,驾驶员劳动强度太大。
  
  官方研究指出,当空载率超过40%时,出租汽车运力呈现出明显地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当空载率低于25%时,出租汽车运力就属于供不应求。为了解长沙出租车的空载率问题,相关调研组在长沙12个点进行空载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长沙出租车的平均空载率约为22%,呈明显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增加出租车数量很有必要。
  
  焦点二:新增车辆采取何种经营模式?
  
  我国出租汽车行业的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化:即员工制(公车公营),承包经营,挂靠经营和个体经营。从大类来看,前两类实质上是公司化运营,后两类实质上是个体化运营。
  
  而就目前长沙市出租汽车经营模式来看,共包括三种类型:员工制经营模式、承包经营模式和个体经营模式。按照不同模式运力规模所占比重,员工制经营模式、承包经营模式和个体经营模式分别占7.4%、76.8%和16.4%。
  
  今年6月份后新增的500台出租汽车全部实行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模式。由公司全额出资,出租车特许经营权和车辆及服务设施产权归公司。公司和所有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为所有驾驶员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五险一金。
  
  听证会上,部分听证代表表示因为对比承包经营模式,员工制经营模式让一线驾驶员的收入部分降低,因而今年新增的500台的士至今仍有部分没有上路,且存在部分驾驶员退出的情况。对此,雷毅华坦言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这都是极少数的情况。
  
  他表示,员工制管理是大势所趋,员工制是目前出租车行业中最好的机制和体制,员工制可以解决驾驶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减少驾驶员的投资和营运风险。部分驾驶员只看到眼前利益,没有看到长远利益,因而存在极少数退出的情况。
  
  “对于将新增的这一千台出租车,我们将继续沿用‘公司化经营、员工制管理’的模式。”雷毅华说,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一步管理到位不太可能,客管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切实解决员工制的哥收入减少的问题。
  
  焦点三:如何标本兼治缓解市民打的难现状?
  
  如何标本兼治让新增车辆真正发挥作用,缓解市民打的难,不少听证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的哥”郭建勇呼吁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特别是那些宰客杀客尤为严重的套牌车、“黑车”,败坏行业整体形象,冲击从业队伍的稳定,应该抓一台、扣一台、报废一台。他同时建议在医院、学校、商城等地设立出租车停靠点,让正规出租车有合法停靠点,不被“黑车”挤占。
  
  对于高峰时段出租车不愿进城、市民上下班打的难的情况,长沙市政协委员刘岳则建议,合理使用价格杠杆,实行高低峰时期的分段收费,在早上7点至9点和下午6点至8点,提高出租车起步价;而在深夜、清晨等低峰时段则适当调低,以调动驾驶员的积极性,实现双赢。
  
  “增加出租车是好事,但要加强有效管理,加强驾驶员的技能培训、交通知识培训和服务质量培训。”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周建普认为,增加出租车不光是面子问题,还是一项民心工程,要提高市民的出行幸福感。
  
  来自长沙市发改委的周天直代表认为,长沙打车难的一个核心问题便是拥堵,为什么黑车多,出租车不愿意跑,就因为道路拥堵,出租车无利可图不愿意去跑。所以要重点治堵,不能合理解决拥堵问题,增加再多的车也是无济于事。
  
  焦点四:如何保障的哥收入不降?
  
  增加出租车数量,关系到长沙出租车驾驶员的切身利益。如何在增车的同时确保的哥收入不降低,关系到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稳定发展。
  
  出租车企业代表李晓雷和杨卫东建议,在加车的同时对出租车运价进行调整,适时启动燃油联动机制,确保驾驶员的收入不降低;针对出租车行业特点制定特殊的社保政策,让驾驶员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加快出租车站场和服务站的建设,解决驾驶员吃饭难、如厕难等难题。
  
  对加车持保留意见的刘岳则认为,当前长沙正进行大规模建设,高峰时段中心城区拥堵不堪,出租车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不愿意进中心城区接客,拥堵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增加更多车辆也难解“打车难”。他同时表示,今年6月长沙新增500台的士后,实行员工制管理的的哥收入比以前低不少,导致很多新车无人愿跑、无法上路,这种情况下不宜盲目加车。
  
  听证代表、驾驶员詹永利认为,新增出租车,包括地铁开通、新增BRT等都会对现有出租车的实际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但如果治理好黑车就可以平衡这个出入。他同时建议适当提高出租车起步价,对出租车运营价格进行一定调整,增加驾驶员收入,降低劳动强度。
  
  相关链接:
  
  员工制经营模式(公车公营模式)公车公营模式之经营权和产权均为公司所有,公司与司机为雇佣关系。公司为司机提供保底工资和三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司机必须完成公司下达的运营定额,上交营运收入,司机的收入是底薪加营收提成。上海市委其典型代表。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陈东风 龙辉明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1/08/425804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