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拟增千台的士 仍用员工制

来源:红网 作者:黎棠 陈文 编辑:刘飞越 2013-11-09 10:14:24
时刻新闻
—分享—

  22位听证代表就大家关心的“打车难”问题进行了发言和探讨。最后,21位听证代表表示赞成新增运力,1位代表对此持保留意见。

  红网滚动新闻记者黎棠 实习生陈文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增的1000台车,将会以“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的模式经营。

  听证会上,代表们就是否需要投放新的出租车运力、如何投放、投放后采用怎样的经营管理模式、如何打击黑车、从根本上解决打车难、“员工制”是否会影响驾驶员的收入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1位听证代表表示赞同长沙城区新增1000台出租汽车,另外一位听证代表表示,应该在将之前增加的500台的士完全投放到位后,再根据实际需要,分期分批、逐步增加。

  焦点一 1000台出租车该不该加?

  打车难是大家的共识

  驾驶员代表:郭建勇

  (长沙市蓝灯出租汽车公司)

  “我是1996年来长沙开出租车的,已经开了17年,对于乘客的打车难,我感同身受。出租车确实少了,所以我同意政府适当增加出租车的数量,但也恳请政府在增加出租车时把握好度。”

  郭建勇提议,由于出租车档次在逐年提高,油耗和养护成本也随之增加,而出租汽车起步价已多年没变。所以建议政府考虑驾驶员的收益影响,适当提高出租车收益标准,建立油价、气价和出租车运价联动机制,允许出租车每趟次收取一定比例的燃油附加费。近些年的地铁、城铁项目,对城市交通造成不小的影响。加上城市拥堵加剧,出租车被堵在路上,直接影响了出租车的营运收入。建议政府像保障公交车一样,保障出租车的路权。比如可以在车站、码头、医院等地设置出租车停靠点,即停即走。

  消费者代表:杨坤明

  (长沙伏策咨询公司)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人口急剧增加,出租车却供小于求。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坚决支持新增运力。从数据来看,2012年,长沙城区面积增加了2.6倍,人口增加了近1.42倍,而出租车总数仅于去年增加了500台,增加幅度不到8%。需求一直在增长,而供应几乎数十年不变,造成严重的供小于求。从我亲身感受来看,每逢节假日或是高峰期,打车难的情况比比皆是。”

  杨坤明认为,供应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需求量也绝对不会一成不变,市场蛋糕总是在不断增长。新增的1000台车上路,不光能挤压黑车的市场份额,也必然孕育出更大的市场蛋糕。一组简单的数据:运力新增7.96%,出行需求诱增10.53%。

  出租车运力存在新增空间

  部门声音:雷毅华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客运处处长)

  长沙市现有出租汽车公司26家,从2003年至2013年6月,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始终保持在6280台。2013年6月新投放了500台出租汽车,目前总量达到6780台。出租汽车千人拥有量为2.07台/千人,刚刚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的出租汽车拥有量下限要求(大城市不少于每千人2台)。按照既有规划的需求来分析,目前(2013年)长沙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应达到9000台;按照国家规范的需求分析,可计算出目前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应达到8170台;综合上述需求,长沙市城区出租汽车运力存在一定的新增空间。

  焦点二 员工制能否让新增的士跑起来?

  仍有员工制的士闲置在停车坪

  政协委员:刘岳

  “听证会召开前,我走访了部分司机,听取了市民的意见。对于新增1000台的士,我个人持保留意见。即使要增加,也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量力而行。我建议可以考虑将今年6月份已增加的500台的士完全投放到位,再根据实际需要,分期分批、逐步增加。一些的哥代表反映,6月增加的500台的士,采用员工制管理,并非传统的承包制。员工制的收入远不如承包的收入高,没有吸引力,很多车辆仍闲置在停车坪。”

  刘岳提出,高峰期打的难的症结在于的士司机不愿进城,而黑车又乘虚而入。新增运力可能既不能治标,更不能治本。当前,长沙市城区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建设,城区的机动车已突破60万台,高峰时段路面早已拥堵不堪。的士宁愿去游荡、“打街”,也不愿进入主城区。市民打不到车,只能坐黑车,而黑车又就地要价,沿途揽客,加剧了道路拥堵。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增加再多的车,市民也照样难打到车,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的士司机的工资收入实际处于较低水平,新增运力对其收入存在较大影响。听证单位的数据显示,的士司机的人均收入为6168元(承包制副班司机),远高于2012年全省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3336元。认为的士司机的工资很高,新增1000台的士,对于的士司机收入影响不大。我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副班司机能否达到6168元的人均所得还不能确定。且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8小时工作制统计,而的士司机每人每班要工作12小时,属于严重超时超负荷。即使能够达到人均所得,也包括大量的加班加点,节假日加班所得。而且绝大部分司机都没有购买社会保险,他们的工资实际比在岗职工要低。

  刘岳建议多措施并举。第一,整治黑车,营造健康环境。第二,实行高峰和低峰时段分段收费,提高司机的进城积极性。第三,建议规范出租车企业的行为,将出租车企业的不合理利润让渡给司机,为司机松绑。

  将研究如何让驾驶员利益最大化

  部门声音:雷毅华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客运处处长)

  雷毅华承认,6月份新增的500台出租车确实还有几十台处于闲置状态。“马上会上路,因为员工制是新的机制,我们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雷毅华称,员工制管理的模式确实出现员工退出的现象,“但数目不大。因为现在是双轨制,一些人只看到了眼前利益,没有看到未来的保障,员工制就是为了以后的利益和保障。”雷毅华表示,双轨制还继续存在,要保证承包制、租赁制还存在的情况下,驾驶员利益的最大化。今后将认真研究新的机制,合理调节利益分配关系。“在这一点上,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和引导。”

  焦点三 员工制是否拉低司机收入?

  实际情况与预计有很大出入

  消费者代表:于宏伟

  (湖南电台交通频道)

  “我采访的15名受访者中,90%支持加车。目前的打车难,特别是晚高峰和恶劣天气下很难打到车的问题,虽然管理部门做了不少工作,但仍旧客观存在。新增出租车的关键是这1000台车以什么方式来加。6月份新增的500台出租车以“员工制”形式投放市场,按照设想,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会减少太多。但实际情况与预计有很大出入。”

  一位某出租车公司的“员工制”驾驶员说,以前做白班,可以做到500块钱左右一天,上交180元,油钱110元,每天能挣200块钱。而现在,按500块钱一天,每月上班26天,除掉上缴与油钱和养老保险,只能挣到3500块钱(包括1000元基本工资)。因此出现了驾驶员辞职退车的情况。

  “员工制”的初衷是好的,但在进行收益的分配时,应该考虑公益性,将更多的利润留给员工。于宏伟建议,成立公车公营的专一公司,对新增出租车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统一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模式。

  增加1000台车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车增加了,原有的出租车收入减少,驾驶员流失的情况会不会恶化?前500台尚有未上路运营的,这1000台若不改革机制,会不会无人问津?

  驾驶员代表:彭师傅

  (从业13年的出租车司机)

  “从表面上看来,员工制拿到手的钱少了,可司机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相应的小了,收入也并没有减少太多。很多司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看中最后到手的现金,而看不到社会福利保障带来的好处。”

  彭师傅说,一些承包制的出租车司机说员工制不好,是因为他们花了十几万的承包转让费用。如果原来的承包制车辆到期,改用员工制,司机们原来支出的转让费就化为了一堆泡沫。

  实施员工制后,彭师傅觉得司机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小了许多。彭师傅说以前做主班司机,晚上接到副班司机的电话就会睡不好觉,车辆的经营、维护都必须由主班司机来承担。改用员工制后,司机只需要向公司交付一定金额的费用,就什么都不用管了,车辆办证、审批、保养、维修全部由出租车公司负责,出租车公司所承担的费用和压力相应的增加。

  彭师傅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出租车起步价。彭师傅说,现在的起步价还是2008年时的价格,现在物价上涨,也应该相应地提高出租车起步价,提高至8元—10元。

  员工制能带给的哥合理的保障体系

  部门声音:雷毅华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客运处处长)

  公司化经营、员工化管理是国家鼓励的运营模式,也是目前出租车经营模式中比较好的,因为它非常好地协调了经营者、管理者的关系,尤其对员工的社会福利有保障,符合劳动法的要求,应该提倡。

  驾驶员的待遇问题,我们会进行专门的研究,承包制比员工制的收入高,是建立在增加劳动强度的基础上。而员工制对司机休息的时间进行了落实,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这也是以人为本,是合理的。合理地调节劳动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关系,保障员工的福利。我们推行的员工制,就是要为他们建立起合理的保障体系,健康地推进行业的发展。

  焦点四 打击黑车应该怎么做?

  治黑车不能光靠罚款

  驾驶员代表:郭建勇

  (长沙市蓝灯出租汽车公司)

  “希望政府进一步打击非法营运,加大处罚。比如说抓到非法营运车辆后要多罚款,甚至可以考虑没收、销毁车辆等。黑车、套牌车很霸道,严重扰乱了正常营运秩序,且诱使出租车驾驶员队伍产生不稳定因素,导致一些曾经的出租车驾驶员也加入到非法营运的行列。”

  需建立更为严厉的处罚制度

  2013年9月,在历时3个多月的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治理中,长沙共查扣黑车2471台,同比增加1倍以上,非法营运猖獗态势得到一定程度控制。但上下班高峰期市民打车难仍然存在,甚至比之前更困难。长沙打击非法营运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对此表示,专项治理还未触及非法营运的核心部分,“雷池”还没有跨越。

  市政协副主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明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公布的查扣车辆来看,95%以上的车辆为私家车,反侦察能力弱,容易查扣。而真正难啃的骨头是套牌、假牌非法营运车辆,只查扣了217台,而打非办多次会议通报的摸底数显示,长沙的套牌、假牌非法营运车辆超过了1000台。

  对黑车车主,长沙目前实行的是统一标准的阶梯处罚,城市公共客运范畴非法营运处罚不低于5000元,道路旅客运输范畴非法营运处罚不低于3万元,对两次以上违法、违规当事人采取顶格处罚。只是,黑车司机交钱即可领回车,然后继续黑车运营,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导致非法营运违法成本低,黑车可以肆无忌惮横行。

  其实,除了经济处罚,全国不少城市都有对黑车更加严厉的处罚。比如北京,对非法运营的黑车可处以2万元罚款,并扣留车辆,对屡教不改、暴力抗法的黑车司机予以拘留。比如沈阳,规定凡是黑车司机,首次查扣驾驶证,并建立“黑名单”,屡犯则吊销驾照。再如武汉,实行一票否决制,黑车司机一经查实,除经济处罚外,还将吊销驾照。

  [一问一答]

  新增1000台出租车运营怎么分配?

  雷毅华:新增出租车的投放,下一步马上要进行的工作就是以服务质量为要件的招标。这次招标的对象是,市区具备出租车经营资质的、连续三年来参加了服务质量考核和安全生产考核,而且考核为优胜的单位。

  这一次出租车从6780台增加到7780台,增加的比例一次达到了14.7%,是否太过迅猛?

  雷毅华:因为长沙市近几年发展迅速,需求旺盛,出租车的运营数量失衡,要弥补过去运营的“欠账”,就需要达到一个量。但是总的原则是不会变的。

来源:红网

作者:黎棠 陈文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1/09/425796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