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海关与15家出口企业签署《“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关企业合作备忘录》。)
红网长沙11月12日讯(记者 刘怡斌 通讯员 黄勇华)11月12日,长沙海关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等15家AA类、A类进出口企业和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正式签署《“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关企业合作备忘录》。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务院推动贸易便利化、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相继推出了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扩大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优化监管查验工作机制、全面深化区域通关业务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新一轮的全面深化区域通关改革,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与分类通关改革、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协同推进,将打破固有的口岸海关和属地海关的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在更高层次上优化整合海关管理资源,建立分工明晰、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区域通关新模式。
按照海关总署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整体部署,结合湖南外贸实际,长沙海关全面深化区域通关改革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拓展“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功能,对AA类企业的进出口货物实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二是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作业模式适用范围,对符合条件的B类生产型企业,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三是简化进出口货物公路转关监管作业,积极推行公路转关作业无纸化;四是对接广东跨境快速通关作业改革,争取将湘南三市纳入广东跨境快速通关体系,拉动湘南三市外贸进出口稳定发展。全面深化区域通关改革,是对现有通关作业流程的全面优化,不仅简化了通关作业环节,而且将给高资信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通关便利。
此次改革,对AA类企业实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新的通关模式,通关手续全部由属地海关办理完成。改变原来企业需到口岸递交纸质单证办理货物通关放行手续,再到海关监管场所提取货物的作业模式,实现属地申报、放行一步到位,企业节省了往返属地海关和口岸海关接单现场之间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湖南有蓝思科技、博世汽车等21家AA类企业的进出境货物,经海关审核同意在长沙关区就可以办结所有的进出口通关手续。
此外,还扩大了区域通关改革范围。自11月1日起,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以海关企业分类管理评定记录为准)且一年内无违法记录,也将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进出口通关模式。
长沙海关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企业在满足一定的进出口额且没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可向海关申请提高企业管理类别。这种改革有利于促进企业诚信守法,获取更加简便、更加高效的通关便利,同时也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推进区域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增长。
2005年,为方便进出口企业就近报关、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海关总署启动了区域通关改革试点。按照总署部署安排,长沙海关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试点,2007年在关区内全面推广。7年来,该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作业模式改革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反响。从2007年到2013年10月,“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报关单占比从6.1%增长到14.7%,监管货运量从55.6%增长到93.3%;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的企业从37家增长到369家;区域通关合作口岸海关拓展到15个直属海关的46个海关作业现场,为湖南企业进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得来、通得快”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黄勇华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