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海洲正在上专业技能培训课
《代表委员之声》专题栏目
红网张家界站11月13日讯(分站记者 王洁 通讯员 罗建辉 覃文海)时时不忘“三农”、处处关心民生, 扎扎实实走出了一条送科技下乡、送知识到村的支农新路的人就是民盟慈利支部副主委——饶海洲,他情系“三农”、心系民生,奏响了一位政协委员建功履职的主旋律。
情系三农 谱写华丽乐章
饶海洲说,要让农民脱贫致富,就要抓住提升农民素质这个根本,让农民掌握更多技能。为此,从2010年起,饶海洲在送知识下乡、送科技到村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他不仅在计算机应用、苗木栽培等方面为农民送去了大量适用的专业技术与信息,为了使培训收到实效,他还投资8万多元添置了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并配置专车,带领电力公司、农业局的相关专家亲自下乡到村组织培训。
“我的油茶树,就是开花多,果子多,但掉果也多,产量不高,今天听课之后才明白,原来油茶树还要治虫治病啊!”、 “我原来的生意不好,今天学习后才知道,服务也是一种学问呀!”听到农民这些纯朴的语言,饶海洲心里乐开了花。自开展送课下乡以来,饶海洲共组织了专业技能培训课217节,培训农民2669人, 2500余人已重新就业,许多人成为了当地经济作物、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专业的带头人,并取得了可喜的效益。
饶海洲一直在思考,农民要真正脱贫致富,还是离不开好的政策。于是,他通过积极深入农村调研后,向县政府和民盟市委上交了《建立慈利县天然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议》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制定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现有基础,结合传统生产,建立富硒食品生产为主的产业园区和高新区”等多条具体措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将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工作列入了慈利县“十二五”发展规划。
心系民生 用爱播撒希望
今年4月,在龙潭河一养猪厂调研时,当他了解到该养猪场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和技术短缺的问题后,立即通过民盟慈利支部与畜牧局领导的反复沟通,终于将该养殖户纳入国家财政扶持对象,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针对养殖技术落后,生猪出栏慢的问题,他多次上门讲授养殖专业知识、生猪防病知识,并建议以养种猪为龙头,发展“立体养殖”,还亲自为该猪厂制定了发展规划,带领该厂人员参观学习,让这位农民企业家坚定了办厂的信心。
“我们民盟虽是参政党,在为民办实事中,同样也不落后,今后还要发动支部更多的盟员,继续支助“三无”居民罗元香同志。”当了解到在慈利县城区紫霞社区50多岁的罗元香,无家庭、无子女、无职业,生活得艰难时,饶海洲和支部几位盟员一起慷慨解囊,当场凑出了3000多元现金送到罗元香手中。
金岩乡红联村学生杨思梅、杨思远两叔伯姐弟,由于父母长年犯病,负债累累,初中毕业后打算辍学打工,饶海洲得知消息后,亲自为两个家庭送去了衣服、被子、营养品等,还让两个孩子来到他独资创办的慈利县信息工程学校进行免费学习,直至毕业,并推荐他们就业。
情系“三农”, 心系民生,饶海洲一步一个脚印,默默无闻地工作,为慈利的经济建设耕耘着,奉献着。现在,饶海洲与“三农”的情结得更深,与百姓的情结得更浓,步子也更坚实了。
来源:红网
作者:王洁 罗建辉 覃文海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