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县阳光财政普惠“三农” 农民满意是工作标杆

来源:红网 作者:彭开发 龚俊人 刘怡斌 编辑:杨洁 2013-11-24 16:34:0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通讯员 彭开发 龚俊人 记者 刘怡斌 保靖报道
  
  近年来,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保靖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切实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保靖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多,地域差异大,支农惠农工作量大、难度高。近年来,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县域特点,针对不同情况,开展了多项举措,保障支农惠农政策在基层执行时不走样、有实效,使惠农资金切实惠及农民,支农惠农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农民满意是工作标杆
  
  2011年至2012年保靖县财政对“三农”各项投入分别达1.46亿元、2.04亿元。2013年截至9月底,保靖县通过“一卡通”已累计发放91项惠农补贴1.02亿元,全年“三农”投入总额预计将达到2.22亿元,支农力度逐年加大。
  
  保靖县财政惠农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7.9万亩,总产量8.85万吨。新扩特色农产品黄金茶1.33万亩,黄金茶种植面积达到3.45万亩,可采茶园面积超过1.5万亩,实现产值8500万元。
  
  据统计,保靖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228元/年提高到了2012年的4191元/年。农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8.57亿元提高到了2012年的11.19亿元。
  
  财政工作人员对惠农资金发放和监管方式的变化深有体会。保靖县财政局局长王兆平表示,对农民补贴全面实行“一卡通”发放,不仅实惠了农民,也给财政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通过财政所发放的惠农资金虽然一年比一年多,但资金的发放更及时便捷,资金的安全性要比以前更有保证。”他说。
  
  “通过加大公示力度、实行一卡通发放、加强宣传等这些措施,广大农户更好地享受到了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温暖,农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更高,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更满意,有一种更强烈的自豪感。”清水坪镇财政所彭勇说。
  
  加强惠农资金监管
  
  为解决以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保靖县财政局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了惠农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财政局长任组长,其他局党组成员和相关业务职能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设立了支农惠农工作信息联络员。由领导小组对惠农资金公开公示和发放情况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巡)查。为解决以前监管责任难以落实的问题,保靖县强化了乡镇财政所集中监管职能。明确规定财政所所长为乡镇惠农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并将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到监管范围。现在,由县级职能部门直接下达到乡镇的街道整治、特色民居改造、乡镇公路水毁、整修等专项资金均由乡镇财政所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
  
  同时,针对以前部分乡镇存折发放不到位、资金发放不及时甚至被挤占挪用的现象,今年初保靖县财政部门加大了督查力度,协同县纪委、纠风办、减负办等督查多次,现在各乡镇存折到户、资金发放等情况明显好转。“一卡通”发放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对“两项制度”、农村营养改善计划、农房保险等项目的惠农补贴资金都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平台实行“一卡通”发放,“一卡通”网络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不断扩大。另外,根据乡镇建设项目比较分散、地域差异大等特点,县级财政部门在以前监管工作基础上,把重点项目乡镇作为县级资金监管工作直接联系点,细化监管措施,督促落实监管任务。
  
  加强财政惠农政策宣传
  
  为进一步加深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支农惠农政策的了解,保靖县加大了宣传力度。今年初,财政部门把退耕还林、农村低保、医疗救助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40余项财政惠农补贴内容制成彩版3000余份,分别贴到全县16个乡镇196个行政村1325个村民小组政务窗口(或聚集地段)进行广泛公示,并在县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实行全年滚动播放,实现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公开。这些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惠农政策的透明度,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来源:红网

作者:彭开发 龚俊人 刘怡斌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11/24/425515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