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 周云
红网长沙县站1月7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杨婧璜 通讯员 粟青梅)一氧化碳中毒被称为“冬季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一氧化碳中毒的人数超过250万。冬季气温低,人们喜欢在室内烤火或用燃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制气)热水器洗澡,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虽然卫生部门屡次提醒市民,但每年仍有不少人中招。昨日,记者从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了解到,近10天,一氧化碳又“放倒”了十余人。
案例警示:
案例一:睡觉时将煤炉放床边,男子昏迷2天1夜
近日,黄兴镇一名27岁的男子一大早因昏迷被120送往医院。据同行的家人介绍,他一般会早起出门,那天7点了房间内不见任何动静,家人欲唤醒睡梦中的他,谁知反复叩门仍无人应答,推开门一看发现他躺在床上已昏迷不醒,室内摆放着一个煤球炉。家人意识到应该是煤气中毒,立马进行了通风处理并拨打120。
“夜间将煤球炉放在床边取暖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该院高压氧治疗中心工作人员熊琳介绍,该男子在抢救室进行抢救后,转入了重症监护室,医生采取了多种治疗,经历2天1夜后终于苏醒。“这是入冬以来,收治的最严重的一起一氧化碳中毒病例。”
案例二:
封闭浴室内长时间洗澡,15岁男孩险送命
前不久,家住金井镇的15岁男孩小超想要洗澡,因家中浴霸已坏,小超妈妈担心他着凉,特意提前放置了一盆炭火温暖浴室,并让他把浴室的门窗关好。
小超平时洗澡时间较长,妈妈总会不时在门口喊一声提醒。当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忙着招呼,忘记询问小超是否不适。等送走客人,只听见小超在用微弱的声音喊妈妈,跑到浴室门前一看,他已经瘫倒在地,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医院。医生表示:“小超是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幸亏发现及时,送往医院较快,没有造成大碍。”
医生建议:
现场处理:发现煤气中毒应立即通风、必要时做人工呼吸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一种因人体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缺氧性疾病。”熊琳举例,生煤炉、煤气泄漏、燃气热水器在浴室内的不当安装等都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
据介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会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部分严重者可出现瞳孔缩小、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等。并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严重的心肌损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皮肤水疱、肌肉肿胀坏死、肝和肾损害等。
“发现有人疑似一氧化碳中毒,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立即拨打120。”熊琳强调,打开所有门窗,关掉煤气开关,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机,因为按动开关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如中毒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对于昏迷病人应将病人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其次,对昏迷和抽搐者,头部置冰袋减轻脑水肿。然后,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神智、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变化。
事后护理:如不及时就医,清醒后可再度昏迷或者死亡
40多岁的李某在家中烤炭火,突出现不省人事近1个小时。当时,呼之不应,并有呕吐现象。随后,李立即被送至当地医院急救,经输液、吸氧(常压氧)治疗,自觉好转,1天后便回家休息。半个月过去,李某自觉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全身乏力,反应迟钝。家人也反映李精神差,思维不清晰,表情淡漠,于是再次前往医院求诊。
李某被定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熊琳表示,“这属于应注意的一种特殊情况。”该病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未经治疗或未及早有效彻底治疗,部分患者在昏迷清醒后,再次出现木僵、痴呆、失语等,有的甚至再度昏迷或者死亡。
相关链接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多通风
使用燃煤、炭火取暖的居民,要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有车一族会选择在车内开空调取暖休息,这也是较危险的行为。”医生表示,汽车停驶怠速时,汽车排出的尾气便会聚集在汽车周围,而车辆停驶,关闭车窗开空调时,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同样被空调吸到了车内,随着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极易造成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另外,吃炭火火锅、在封闭包间里K歌也应注意通风。
远火源
如果以炭火取暖,一定要让炭火充分燃烧后再移进室内;睡前要将炭火盆、煤火炉搬离卧室。
常检查供暖设备
采用集中供暖的市民,要注意煤气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日常保养;煤气罐或其他相关设备同样应常检查。
规范安装燃气
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市民,要请专业师傅安装,保证排气管对外排放废气通畅。
来源:红网
作者:杨婧璜 粟青梅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