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展雷锋精神寻根之旅:讲述“螺丝钉”的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徐梅 编辑:李艳华 2014-03-03 21:36:12
时刻新闻
—分享—

  (雷锋战友走进雷锋故乡,开展雷锋精神寻根之旅长沙市直属机关报告会。)

(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陶克讲述大家熟知的“螺丝钉”的故事。)

  红网长沙3月3日讯(记者 肖懿 实习生 徐梅)在望城的山间小道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被来来往往的行人忽视。新入伍的小雷锋却弯腰拾起并细心擦拭干净送到警卫连,连长欣慰地说,“这么一颗不起眼的小螺丝钉可能是某个机器上的重要零件,缺了它机器可能就不能运转。集体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在集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个人融入集体事业中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席话从此被雷锋牢牢地记在心里。
  
  今天,雷锋战友走进雷锋故乡开展雷锋精神寻根之旅长沙市直属机关报告会上,雷锋的入党介绍人李超群同志讲述了这个“螺丝钉”的故事。
  
  “雷锋总认为革命的大事业就是一台大机器,而他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接过李超群的话,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陶克说,雷锋所在的年代是一个先进辈出、最为红火的年代,雷锋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培养出了一颗充满希望的心。“雷锋入伍政审时遇到了困难,险些当不了兵。是当时的政委一句‘政治合格比身体合格更重要’圆了雷锋的当兵梦。临上车前8小时,雷锋才领到了自己的军装。”
  
  “中国人有三个人不能丢。一个是圣人孔子,一个是伟人毛泽东,还有一个则是好人雷锋。”雷锋精神著名研究学者、解放军报原副总编陶克回忆到,“雷锋出身困难,又正好遇到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的雷锋又瘦又小,1.54米的个头,96斤的体重让雷锋在入伍时遭受了不少阻碍。”
  
  “我和雷锋就像亲兄弟一样,我就是长沙的儿子,你们都是我的家人。”乔安山说,初见雷锋,只觉得他可亲可爱,个子小小的,但是心肠很热。“我们被分在同一间宿舍,当时90%的人都不会写字,雷锋来了之后,他就成为了宿舍的‘小先生’。每到礼拜天,他都会搬着小凳子,买好信封信纸,招呼着为大家写书信。”
  
  “1959年年底,开始了大规模的征兵,当时的学校、工厂、机关的适龄青年都去报名当兵,但是我其实不想去。”乔安山坦言最初自己是不想当兵的,因为当时收入非常稳定。“是雷锋一直在做我的思想工作,鼓励我去保卫祖国,去奉献,去为人民服务。雷锋的大爱、博爱,也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向本次报告会承办方警备区赠送了《中国榜样永远的雷锋丛书》,高学敏将军、陶克将军向警备区官兵、市直机关志愿者服务队赠送了个人书籍,龙凡将军向市直机关工委赠送了纪念品。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徐梅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3/03/423747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