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龙街道湘绣社区“四点半课堂”上,学生们在讨论着问题。曾诗怡 摄
红网长沙县站3月18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林畅)一般情况下,星沙的小学生放学是在下午4点半或者更早的时间,而家长下班却要到五点半甚至更晚,这个时间段,孩子该去哪儿成为了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为此,长沙县湘龙街道湘绣社区在2011年开始创办“四点半课堂”,义务为社区居民的孩子辅导功课,为下班时间不固定,不能及时接送、照顾孩子的家长解决了大难题。可如今,3年多时间过去了,全靠大家义务支持的“四点半课堂”却遇到了它发展的瓶颈。近日,记者来到该社区,对此进行了走访。
社区活动中心成临时“教室”
在湘龙街道湘绣社区的二楼,有一个志愿者工作站活动室,平时作为会议室,但是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之间,就成了孩子们的临时教室。
李侠是湘龙街道湘绣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四点半课堂”的志愿者,每天下午4点半前,他都会去完成一个任务——去中南小学接学生放学。
“这学期刚开课两周已有11个学生,陆陆续续将会增加。”李侠介绍,成立之初到现在,最多时容纳下了近30名学生。
在湘绣社区“四点半课堂”里的孩子们。绝大部分就读于中南小学,多住在湘绣城。每天放学后,这些孩子就可以在社区写作业、看书和做游戏。另外,社区还设有图书阅览室、绿色网吧、乒乓球活动室等。
靠社区工作人员、小学老师义务坚持
“老师,这个题目我们几个算的答案都不一样,哪里出了问题?”读六年级的小雨带着疑惑咨询辅导老师。
在“四点半课堂”,有许多孩子还是同班同学,做作业时遇到疑问,会相互交流,不懂的也会咨询辅导老师。他们当中有去年在全年级语文考了第一的小琴,还有数学成绩考第一的小帅,和英语成绩非常拔尖的小雨。
而当天在这里承担辅导任务的就是李侠。“我们尽量会让氛围更加活跃,与学校的教育有所区别,增加他们的兴趣。”李侠告诉记者,现在来此的辅导老师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中南小学的老师组成,义务免费辅导学生做作业。“周五因为放假,会考虑安排一些室外活动,让孩子们的活动更丰富。”
发展3年多遇发展瓶颈
从2011年创立至今,“四点半课堂”坚持了3年多,解决了许多社区孩子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各方面的运转也开始更加规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安全、师资力量和场地限制等等问题,也成为了“四点半课堂”难以解决的难题。
“我们每天接学生放学,但是从社区到家里的这一段路程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来接。”李侠说,虽然大部分都住在湘绣城小区,距离很近,但是来来往往的车辆仍对学生造成安全隐患。“特别希望家长能尽量来接,毕竟这样做会让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
另外,前来义务辅导的志愿者,特别是专业的辅导老师是“四点半课堂”目前急需的。“现在小学生的教材变动很大,难度也很大。”作为志愿者的周老师以前当过幼师,但是对于作业辅导,她表示,自己能力仍有限。
李侠说,虽然自己有教师资格证,但是专业的辅导仍是缺口,希望有专业的志愿者参与。另外,目前活动室仅能容纳30人,更多的学生加入,场地将受限制。“特别想要有更大、更宽阔的场地,这样,就能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参与到'四点半课堂'来了。”尽管如此,李侠对于“四点半课堂”的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
来源:红网
作者:林畅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