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位于长沙南湖大市场内的灯具店。)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不少人都抱怨自己失眠了!今年发布的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超过三成的居民睡眠质量不及格。
那么,睡眠时间都去哪儿了?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红网记者走访不同年龄、职业的失眠市民,和他们一起寻找睡眠时间。
红网长沙3月20日讯(记者 刘玉先)育有两个小孩,有房有车还有属于自己的门店,当这些标签集于一85后年轻人身上时,无疑他是成功的。
但谈及这些,今年27岁的王亮(化名)却只是一笑而过。他坦言,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这些年失眠也成了家常便饭。
王亮在长沙南湖大市场经营着一家灯具批发店,今天,红网记者在门店见着他时,看上去比实际年龄略大一些,疲惫写在脸上。聊及是否知道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王亮表示不知情,但类似他们这样的个体户,每天能睡个安稳觉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奢望。
“可以说,10年来没睡过几天安稳觉。”王亮笑言,“10年前,刚高中毕业的自己带着满腔激情来到长沙,一开始为灯具店老板打工,每天要干事情便是将货物送往省内各地。如果是在长沙市内,则是骑着自己的电摩,经常风里来、雨里去的。要是货物要发往其他市州,则要自己开车前往。那几年基本是在外面,每天睡眠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
经过几年的拼搏,随着财富的积累以及对灯具业的深入了解。王亮开始自己创业,先是将灯具寄放在某些品牌灯具店中,试着搭配销售。到后来有属于自己的门店,独立经营。“将自己灯具寄存于别人的门店里面,还要让门店老板留心帮着推销产品,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有自己门店后本以为可以睡个好觉,但随着两个小孩的降临,每晚的吵闹再正常不过。”王亮说。
同样,也是85后在中山亭附近经营一家饭店的黄先生表示,在常人看来他们可能是作息很有规律的人群,每天准点开门、准点关门。但就是这样,自己每天睡眠质量仍然不好。每天晚上11点就寝,但基本要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两个小时后才能入睡。
黄先生表示,近些年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用工荒”在他那里也时常出现。他举例,就厨师这一岗位,包吃包住外每月还有3500元的工资,即便这样,前来应聘的仍寥寥无几。且目前餐饮大环境又不是很理想,门店经常性坐不满。
“现在最担心如若长期这样,资金肯定会周转不过来,到时候门店都有转让出去的可能。”黄先生说。
公开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而在我国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的比例明显高于世界27%的水平。从整体睡眠情况来看,工作越稳定,睡眠质量越好。其中,教师、公务员居于榜首,而小微企业主、广告、公关从业者睡眠情况都不是很乐观。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