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群众工作问民需帮民难化民怨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编辑:李艳华 2014-05-07 23:11:13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市信访局、岳麓区信访局、梅溪湖街道三方协调张爱华上访一事。)

(张爱华慎重的在《信访息访息诉承诺书》上按下手印。)

(廖家湾社区驻站室人员接待安排表。)

(驻点干部上门民情登记表详细记录群众各类问题。)

  红网长沙5月7日讯(记者 肖懿)今天,原望城坡经济开发区“麓谷一期”项目拆迁户张爱华,在长沙市信访局、岳麓区信访局以及梅溪湖街道的调解下,慎重的在《信访息访息诉承诺书》上按下手印,意味着她认可了相关部门的调解工作,从此放弃上访。
  
  “上访专业户”在《信访息访息诉承诺书》上按下手印
  
  张爱华因门面产权手续问题到各级政府上访9次,后因冲击国旗班被劳教一年,加上家中失火等原因,张爱华在经济和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自张爱华上访以来,梅溪湖街道高度重视张爱华信访问题,曾多次协调拆迁安置部门召开协调会议,对其进行政策解释及做思想疏导工作。
  
  岳麓区征地办、区国土局针对张爱华提出的上访诉求作出了解释,按照长沙市政府5号令政策标准执行拆迁补偿,该令对延期过渡费没有作出加倍发放的规定,张爱华家的水泥路铺设于拆迁安置后,按照政策规定,不能对其进行补偿。
  
  “信访部门维护的是群众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利,不支持不合理诉求。”长沙市信访局副局长、市委群工办副主任陈艳强调,“但是,如果群众有困难,政府部门会予以必要的帮助。”
  
  考虑张爱华家中失火损失评估结果和家中困难,梅溪湖街道决定予以困难救助3万元。
  
  “我到上面去上访,最后解决问题还是要到当地,加之这么些年来,街道、区和市里面多次做我的工作,我觉得他们到位了也很辛苦。”今天,张爱华在《信访息访息诉承诺书》上按下手印后表示,再也不上访了。
  
  长沙市县级以上领导一年接待群众1.5万人次
  
  两年多以来,长沙市以村(社区)群众工作站为平台,深入开展“向群众承诺、为群众办事”、“结对认亲、排忧解难”活动,围绕“找得到人、办得好事、解得了难、交得上心”这一中心目标,察民情、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化民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长沙市确定每月9日、10日、27日、28日四天(逢节假日顺延)为群众工作日,非特殊紧急情况,全市各级各单位不组织会议、不安排其他公务,联点领导和驻村(社区)干部到联系点开展群众工作。
  
  驻村(社区)干部每年上门入户率不低于80%,要求必到支村两委委员家庭、党员家庭、村民小组长(楼栋长)家庭、特困家庭和信访群众家庭了解情况。
  
  “我们下去考察,考核驻点干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问‘受访家里住几楼?家里几室几厅?有些什么摆设?’。同时,要求干部做好民情日记,并附上受访者家里的电话号码,我们随时抽查。”陈艳介绍通过这种形式来衡量驻点干部工作到不到位。
  
  长沙市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确定一天为信访接待日、每位驻站群工队员联系一名重点信访对象、每个群工组包案处理一个突出信访问题,努力争取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一线。
  
  每名驻村(社区)干部,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撰写群众工作日志,登记民情台帐,随时了解和记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意见和诉求。群工队员每年走访群众不少于150户,带队领导每年走访群众不少于100户。
  
  “来的时候接不接受、做事的时候认不认可、走的时候舍不舍得。”陈艳介绍这三点是评判驻点干部工作到不到位的三大标准。
  
  一年多来,长沙市县级以上领导接待群众1.5万多人次,全市各级群工办共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诉求16.7万余个,化解14.9万多个,化解率89%,处理信访积案3100多件,绝大多数信访问题在区县(市)得到解决,真正使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得以解决,感情在相互交流中得到融洽。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5/07/422397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