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县站5月13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廖真怡)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下行趋势,最低时跌至每百斤460元,而饲料价格坚挺,每百斤配合饲料维持在170元左右。出栏一头肥猪就要亏损400-600元,让长沙县众多养殖户直呼“伤不起”。
然而近日身价跌入谷底的“二师兄”终于在“沉默中爆发”,记者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获悉,五一过后,生猪价格逆势上涨,每百斤从500元上涨到670元,6、7、8号三天内涨幅达100元。低迷了大半年之久的猪价开始“回暖”,养殖户终于看到了春天。
存栏量减少“拉高”价格
猪价或涨或降,最敏感的莫过于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经历了大半年的严重亏损,现在终于有点起色了。”春华镇养殖大户张志刚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生猪收购价一直萎靡不振,“最低时每斤只卖4元多,卖一头猪就得赔500多块钱。”虽然价格低,但家中存栏生猪达500头的张志刚也只能忍痛“贱卖”。“不卖不行,养殖业就是这样,商品都是‘张嘴货’,养一天就要吃一天的饲料,再加上人工成本,根本不敢算。”
面对低迷的市场形势,张志刚一面大批量低价处理生猪,另一方面也适当减少存栏量,尽量将亏损降至最低,家中的生猪量由之前的500多头减至现在的300头。“当时生猪的消耗与减栏,导致现在供应量减少的局面,进而又拉高了价格。”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工作人员表示,市场的震荡,对于从业者和企业都是考验,此前猪肉价格跌入谷底,不少小型养殖户承受不了风险,迫不得已停业关门,进一步缩减了市场的供应量,造成此次价格的“暴涨”。
国家收储政策提振生猪价格
除了部分养殖户减量生产或退出市场导致生猪存栏量减少从而引发此番涨价外,国家收储政策的提振也是生猪价格回升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份,在全国生猪价格连续14周下跌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截至4月30日,全国平均生猪出场价格为每公斤11.14元,结束了连续19周的下跌。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发改委出手“救市”,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养殖户的价格压力。
“节日效应需求量增加也助推了猪价上涨。”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专家分析,前期的连续下跌已经触及价格底部,随着节日效应的影响,猪肉价格在五一前开始缓慢回升。他指出,节日效应使养猪户观望态势增高,不少养猪户期望可以达到成本价后再出栏,不至于亏损太多,“这是造成生猪紧缺的原因之一。”
养殖户多观望,上市量骤降
“虽然猪价开始上涨,但养殖其实仍处于亏损状态。”张志刚告诉记者,现在生猪出栏价维持在6元多一斤,而要保本的话至少要卖到7元。面对此番价格暴涨,他的策略是“及时出栏售卖,卖掉一头是一头。”然而更多的农户则对价格持续上涨抱有期待,从而产生压栏惜售心理,生猪上市出栏量骤降。据安沙,春华、黄花三个检疫申报点反映,近3日到申报点接受检疫和检查的生猪贩运车辆比之前减少了70%。
随着猪价的上涨,农贸市场上的猪肉零售价也随之走高。记者在金茂路生鲜市场发现,猪肉价格基本上都在每斤12元左右,而一周之前,这里的猪肉价格还是每斤9块多。前来买菜的市民周娭毑开玩笑说:“从过完春节到现在,我买的猪肉基本上都没有超过10块钱每斤,看来这样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进入淡季,大幅度上涨可能性小
记者从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了解到,目前对于小型养殖户来说,基本上不再赔钱,而对于大型养殖场,因为人工等成本过高,部分还处于亏损状态。即便如此,这样的回暖信号,已经让不少养殖户喜出望外,一些敏感的养殖户开始购买仔猪,准备重新“战斗”。
那么,下阶段猪肉价格走势如何?“从市场供应情况来看,涨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但考虑到进入夏季,正是肉类的消费淡季,猪肉应该是一个缓慢上涨的过程。”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工作人员表示,猪仔出栏的周期为3个月左右,等到新的生猪补充到市场,届时价格将会趋于稳定。“考虑到这些因素,猪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编辑:王娉娉 实习编辑 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