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大行动力促岳阳石化产业实现主营收入1390亿

来源:红网 作者:欧梁 编辑:邓瑶 2014-06-30 14:08:1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岳阳站6月30日讯(分站记者 欧梁)坐落在长岭炼化旁的中创化工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乙酸仲丁酯和乙酸异丙酯生产基地。昨天,记者来到该企业采访时,公司办公室谭仕荣首先自豪地介绍起了公司不错的成绩:湖南中创于2005年12月9日注册成立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截至2013年,湖南中创公司资产总额为4.57亿元,销售额达到13个亿,利税总额达到2.2个亿。
  
  然而,发展的过程总伴随着困难和问题的出现。“由于湖南中创化工公司自身体制、国家政策以及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公司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一边介绍着公司的成绩,谭仕荣还一边这样坦言。
  
  4月11日上午,岳阳市委书记、市石化产业帮扶领导小组组长卿渐伟一行来到公司,观看专题片,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察看生产区,交流加快发展、破解难题的办法举措。边看边问时,卿渐伟还鼓励企业负责人以前瞻眼光,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品牌,建成标志性民营化工企业。
  
  对于石化产业的做大做强,岳阳市委书记卿渐伟、市长盛荣华经常牵挂在心,并多次来到巴陵石化、长岭炼化等企业问困难、提建议、促发展。5月29日,卿渐伟还主持召开市级领导联系帮扶石化产业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会上,卿渐伟掷地有声地提出,突出抓重点产业,岳阳最重要的还是要抓石化产业,这是优势所在,也是潜力所在。石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岳阳的发展,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主动对接,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全力为石化产业做大做强创造最好环境。
  
  石化产业是岳阳市支柱性产业,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两厂四园”产业格局带,以此为基础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已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多家,总资产近300亿元,从业人员5万余人。2013年,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306亿元,完成石化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293.01亿元,上缴税收120亿元。
  
  但是,受经济下行、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石化产业竞争形势严峻,岳阳市石化企业生存发展日趋艰难,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同时,岳阳市虽然是中南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但除长岭炼化和巴陵石化外,石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同时部分企业生产技术含量偏低,产业布局不集中,中下游产业链亟待完善。
  
  成绩令人欣喜,摆在眼前的问题却让人凝眉。面对现状,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发出最强音:制定石化产业联系帮扶方案,加快推进岳阳市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集约、绿色、跨越发展,整体提升岳阳市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思路和行动目标是:坚持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绿色安全、优化环境的总体要求,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积极引导石化产业向产业集聚化、布局合理化、产品高端化、绿色生态化迈进,力争2014年全市石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税收分别达到1390亿元、322亿元、128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还特制定了三大行动九大工程。”拿着沉甸甸的相关调研材料和帮扶方案,发改委主任刘铁健信心满满地介绍:产业升级行动主要包括存量改造升级工程、增量优化引进工程、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把引智与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结合起来,改造落后生产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工艺,提升石化产品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装备水平;创新引领行动主要是通过创新平台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和专业人才引进工程,着力搭建成果信息、投融资、工程化和孵化器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发现、筛选、撮合、转化”的服务体系;环境改善行动则是通过大力实施基础配套工程、生态环保工程、服务提升工程,既发展工业生产,又保护天蓝、树绿、水清的人居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欧梁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6/30/42124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