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新闻网、今日新化报负责人刘应知深入满竹煤矿了解安全生产情况
在兴华煤业,新化新闻网副站长奉新元向矿工们讲解“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矿山行活动情况

今日新化报执行总编袁晓晖深入煤矿一线采访

编辑李秋梅给矿工们发放安全生产的资料
相关新闻:新化“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矿山行启动
新化召开“珍爱生命·关注安全”记者矿山行活动协调会
矿山行记者深入金泰煤业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红网新化站8月2日讯(分站记者 李伊超)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在高温炙烤下的梅山大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一丝懈怠。6月底,随着新化记者矿山行活动的启幕,二十多位新闻记者顶着烈日深入新化7个产煤乡镇40多个煤矿去采写第一手新鲜资讯,报道各矿井当前的安全生产情况,矿工们的工作生活状态以及当前的困难与问题。
新化煤矿分布在河西、温塘和桑梓片区,根据各矿井分布情况,二十多位新闻记者被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对各片区矿井进行拉网式的采访报道。
6月31日,芦茅江一矿、二矿;7月14日,祥星煤矿、乐田煤矿;7月16日,金泰煤业、稗冲煤矿、稠木煤矿;7月24日,大跃煤矿、建新煤矿;7月30日,满竹煤矿、兴华煤矿、宏达煤矿、兴华煤业……每到一个矿井,我们就向驻矿干部、矿长、矿工们发放安全生产的相关资料,开展“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万人签名活动,录制《矿长谈攻坚》视频等。新化七月的天气异常燥热,室外平均气温高达38摄氏度,很多记者经过一天的采访下来有的中暑有的感冒。但高温烈日也不能阻挡我们向前奔跑的脚步。一个月下来,我们走访、调查、拍摄的煤矿达 15个,汗水挥洒在新闻路上!
记得在金泰煤业,为了能捕捉到矿工们上下班的素材,我们蹲点在矿井口,等待矿工们安全下班归来。终于陆续有矿工从矿井出来,黝黑的脸庞和手,那是劳作时弄脏的,身上厚厚的工装更不用说了,脱下放水中能直接染黑一盆清水。但矿工兄弟们看到我们时,忘记了劳动时的辛苦,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洁白的牙齿在太阳的照射下特别的显眼。我们觉得自己采访、拍摄和矿工工作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抓细节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但往往又最能体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建新煤矿,我们给矿工发放的安全生产资料,他们拿到资料就地认真阅读的情景;在祥星煤矿,矿工们在劳作的间隙,看到我们正在举行“珍惜生命·关注安全”万人签名表态活动,他们积极参与签名的瞬间;在芦茅江二矿,矿工们正在卸煤,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留下来,他们很自然的用衣服去擦,结果脸上擦出一条长长的黑印来……这些,都需要记者们用心观察,随时抢拍;这些,都是最真实、最有感染力的表现。为了能抓拍到更多更好的细节,我们放弃了去空调房里休息,顾不上喝上一瓶防暑降温药,甚至来不及喝上一杯白开水,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紧张的拍摄中去。
在矿井,我们时常为了一个重要的素材而不畏艰难。记得在满竹煤矿,该矿为了能筛选出更优质的煤炭,为企业带来效益,矿长谭列初在今年初引进了分选机,并实施了三部分选法。桑梓片区主产柴煤,煤质一般,但经过分选出来的成品煤却有4000多大卡,在如今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卖到300多元/吨。记者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情况,纷纷进入煤仓实地察看并拍摄。煤仓较黑,地面都是由镂空的钢筋组成,要是脚小的,一不留神还有可能像煤块一样被“筛选”下去。记者们拿着拍摄工具,小心翼翼的沿着镂空的钢筋行走、攀爬,终于将三部分选法完整的拍摄下来。出来煤仓,个个脸上、衣服上都沾上了一层厚厚煤灰。
在采访中,矿工们不止一次的说记者行业真是辛苦,说我们顶着烈日工作,你们就顶着烈日拍摄;我们做危险的活儿,你们为了拍摄好照片也爬上高处拍摄,用手中的镜头为读者展现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工人们的工作干劲,而镜头外的艰辛却不为人知。
这些天的采访下来,让我们感触颇深。虽然现在煤炭行业经济低迷,但煤矿的管理者、工人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狠抓安全生产,严把质量关,希望通过努力能早点盼来煤炭行业的春天。因此,作为新闻记者的我们更应该将这些情况如实的报道出来,即使天气再热,环境再恶劣,我们也会坚守在镜头外,将最真实、感人的一幕呈现给大家。
[NextPage]

记者邹文超在烈日下拍摄矿工工作时的场景
《矿工谈攻坚》视频拍摄中,图为记者李伊超采访芦茅江一矿矿长袁永定。

记者黎明明举着摄像机认真拍摄前来参加“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万人签名活动的参与者

“珍爱生命·关注安全”活动启幕仪式上记者们的合影
来源:红网
作者:李伊超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