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携最新长篇小说《闷与狂》亮相北京国际图书节。30后的王蒙(左三)与出生于50年代的刘震云、出生于60年代的麦家、出生于70年代的盛可以、出生于80年代的张悦,新中国五代作家共聊文学大时代。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
王蒙新作《闷与狂》。
红网北京9月1日讯(记者 曾小颖 通讯员 林璐)9月1日,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携最新长篇小说《闷与狂》亮相北京国际图书节。30后的王蒙(中)与出生于50年代的刘震云、出生于60年代的麦家、出生于70年代的盛可以、出生于80年代的张悦,新中国五代作家共聊文学大时代。作为2014年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首日的重点活动,“文学大时代:五代作家的跨时代对话暨王蒙最新长篇小说《闷与狂》首发仪式”于9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山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活动上发言并担任特邀主持。
王蒙、刘震云、麦家、盛可以、张悦,五位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家,与被称为南谢北李的两大评论家,共聚一堂,讨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文学的当下处境和突破口、纯文学写作的标准和意义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对一些时下文化热点发表看法。
这到底是一个文学的大时代还是小时代,作家们进行了精彩的观念交锋。主办方介绍,与会的各位作家与评论家都是王蒙最新长篇小说《闷与狂》的首批读者。正是这部特殊的作品吸引他们有话想说,从而促成了这场盛宴级的文学聚会。谢有顺这样说王蒙:“他是对生活,尤其对生活中的人和细节的爱,可以理解王老师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它相信生活的力量,相信生活本身能焕发出来的东西,能够遮盖、驱散内心所有的阴霾。”刘震云也有感而发:“一个作家也未必热爱这个时代,但他一定热爱生活中这个具体的人。”
《闷与狂》是八十高龄的王蒙继2004年《青狐》发表后,十年来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28万字一气呵成,深情款款而诗意盎然,看似是从婴孩时期写到耄耋老年的感官回忆录,却比回忆录更为宽阔辽远,堪称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史诗。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评价“本书在王蒙所有的书中卓尔不群,弥足珍贵”。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更将其称为“中国版《追忆逝水年华》”,是王蒙“60年创作历程45卷文集1700万字的诗意浓缩”。
来源:红网
作者:曾小颖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