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河超级计算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效益显著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王握文 于冬阳 编辑:李艳华 2014-09-01 22:31:4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天河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园揭牌暨天河建筑信息云平台发布仪式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举行。)

(有关专家介绍天河建筑信息模型产业园情况。)

(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红网天津9月1日讯(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王握文 于冬阳)近日,天河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园揭牌暨天河建筑信息云平台发布仪式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超级计算机为平台,建成的第一个集建筑规划、三维设计、造价精算、模拟分析、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于一体的建筑信息模型产业园。此举标志着天河超级计算机推广应用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提升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变革性的重要作用。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当今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综合技术,被誉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它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对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网等各种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可视化模拟计算与评估,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实施信息化管理,从而达到科学规划、优化设计、控制成本、节能环保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云平台。
  
  天河一号是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2010年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投入运行以来,已为国家863计划、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00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提供了高性能计算服务。在石油勘探、生物基因、脑科学、新材料、气候变化与气象预报、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卫生等20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核心软件,在天河一号上成功进行了世界上最高密度勘探数据处理,使我国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北京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运用天河一号进行高压、低温条件下的全量子化计算模拟,在国际上首次验证高压低温量子液态氢这一奇特物质的存在,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天津超算中心与有关部门合作,在天河一号上构建的雾霾预报业务系统,已形成了72小时雾霾预警预报能力,预报精度达到9公里。
  
  据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介绍,目前天河一号有重点用户600多家,每天有1000多个计算任务在天河一号上运行,平均利用率达到82%,其应用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超级计算支撑。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与国防科大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天河一号在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拓展应用领域。他们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建筑领域对信息化技术的紧迫需求,与相关企业携手合作,首次将超级计算机应用于建筑信息领域,构建起了天河建筑信息模型产业园和天河建筑信息云平台,以此开拓城市规划、工程建设、轨道交通、楼宇物业、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等的应用市场,立足天津,服务全国,为提升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未来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的信息云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王握文 于冬阳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9/01/419631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