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产生9月16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成婧)9月14日,《伸进白沙井的勺子和瓶子,干净吗》报道见报后,引发了市民保护白沙井水的热情,长沙市天心区城南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陈丛向潇湘晨报提供了一个水车式的取水设计方案。
9月15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来到天心区城南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丛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类似水车样式的取水装置的设计图。外部是透明的钢化玻璃,内部是类似传统的水车结构,市民可以通过旋转手把取水。
陈丛介绍,这个设计方案来自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于哲凡。于哲凡是株洲人,今年7月,他参加了由长沙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市团委组织实施的北大清华学子见习调研课题。8月,于哲凡完成设计图。
于哲凡在电话中告诉晨报记者,“我的专业是工业产品设计。调研第一天,我一见到白沙古井时,就觉得白沙古井井口低矮,采水很不方便,可以进行深入研究。”
于哲凡总结了白沙古井目前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采水工具不统一,采水时手容易碰到井水,造成二次污染。二是由于古井处于裸露状态,下雨时雨水、脏水容易倒灌。“为了保持古井古香古色的特征,我才会想到从中国传统的采水设备(水车)中寻找灵感。”于哲凡说。
陈丛介绍,这个取水装置目前还只是一个方案,落实还需要与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城南路街道工委书记侯烛天表示,主要还是由相关的公园管理方做决定。
[互动征集]
你觉得于哲凡的设计怎么样?你是否有更好的取水方法或者建议?你可以通过潇湘晨报热线96360,新浪、腾讯官方微博(@潇湘晨报)或者潇湘晨报QQ800096360告诉我们。
来源:红网
作者:成婧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