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记者 黎鑫 湘潭报道
金秋十月,金黄的稻田映染着湘潭韶山市大坪乡大坪村,这里稻香四溢,村前村后到处充满丰收的喜悦。稻田远处,一栋栋白色外墙搭配蓝色屋顶的农宅在微风吹拂之下若隐若现。
村民的家变靓了,村庄变得方便了……韶山市政协委员、大坪乡政协联工委主任谭常青的心也就踏实了。
2013年,谭常青在湘潭市政协全会上做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大会发言,当年年底,市政府便投入约300万元对部分村庄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和庭院绿化工程。“一件提案转化成了为村民实实在在的实惠,没有比这更舒心的事了。”谭常青称。
这仅仅是湘潭市政协工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近年来,该市市县两级政协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履行政协职能、彰显政协作为,为促进民生发展、服务大局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动作为 助力城乡发展
率先统筹城乡发展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赋予湘潭的重大任务。2013年,湘潭市委、市政府“点题”,请市政协就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调研。湘潭市政协在调研报告中直陈多个问题,如“绝大部分农村没有制定发展规划,加上支村两委任期只有三年,大多没有长远打算,各项工作有如‘草鞋冇样,边打边像’,走到哪算到哪”。
当年7月,湘潭市政协常委会通过建议案,提出将梅林桥镇、清溪镇等10个乡镇,打造成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的特色小城镇。今年,湘潭市政府便启动了这项工作,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扶持3个特色镇发展。
湘潭市市长胡伟林称赞:“政协的建议提到了点子上。”
位于韶山乡的希望小镇经过2年全面重建和改造,整洁美观程度堪比城市高档小区,吸引不少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发展。乡党委书记毛亚锋说:“希望小镇的村民们都说,自从小镇建设后,讨回来的媳妇都漂亮多了,让邻村人非常羡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湘潭市政协今年的专题调研课题。今年3月,湘潭市委提出了“到2017年率先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为了摸清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的家底,湘潭市政协主席周放良带队到11个村蹲点调研,上门走访农户、发放问卷、统计数据,她不禁感叹:“这是最扎实的一次调研,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走村串户、了解民情。”
谋划文化项目 建设文化湘潭
湘潭历代名人辈出,既是王闿运、曾国藩、杨度、齐白石、黎锦晖、萧三、张天翼等文化名人的故乡,又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华国锋、胡耀邦生活和工作之地,其故居保存完好。此外,湘潭城区还有多种文化资源交相辉映,然而,这些散落在市区的“珍珠”养在深闺人未识。
湘潭市政协多年来一直将助力全市文化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提出建设“文化湘潭”到建议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弘扬红色文化到白石文化,从推动建设市博物馆到重建万楼,湘潭市近年来几乎每一件文化大事背后都凝结着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
刚结束的国庆小长假期间,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票难求,7天里近万人观看演出。自今年4月正式公演,这项演出已迎来20万游客。
在此之前,韶山一直面临着留不住客人的尴尬,每年几百万游客大多参观完故居当日就离开,对地方经济贡献有限。韶山市政协文艺界委员为此多次递交集体提案,呼吁韶山借鉴外地经验,打造实景演出,并积极出谋划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每届助推两个大型文化项目”是湘乡市政协自第四届以来的传统,重修文塔、状元牌坊、重建镇湘楼、新建曾国藩生平纪念馆、打造曾国藩诗文岛、修建黄攻略故居、陈赓故居、李卓然故居,修成大将路,修建云门寺广场,推动东山书院成功创建4A景区……背后均有湘乡市政协参谋、参与的身影。
“近年来在湘乡似乎已经形成惯例,一些大型文化项目都由政协牵头促成。”湘乡市政协主席潘如心说。
牵线慈善机构 致力公益事业
近年来,湘潭市政协积极为境外慈善机构开展捐助活动创造条件,市政协领导专程走访香港道德会和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促成一批慈善资金到位和公益项目建设,价值上千万元。
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湘潭市六医院)是部省共建的国家级养老示范项目。近几年来,市政协帮助协调、引导香港道德会给予爱心捐赠,总额达265万元,为医院购置了救护车和呼吸机、高压氧舱等各类医疗仪器设备,目前都在满负荷运行。其中救护车全部实行免费接诊,获得市民赞誉。
一枝一叶总关情。正如周放良所说:“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根本宗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反映民意、关注民情、维护民利,力求为民解困、为民分忧、为民谋利。”
来源:红网
作者:黎鑫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