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靖:移民返乡创业忙 红提种植事业昌

来源:红网 作者:周榆林 刘原春 宿任人 编辑:邓瑶 2014-10-18 11:50:33
时刻新闻
—分享—

邬光菊为红提剪枝

整齐划一的红提园

  红网保靖站10月18日讯(保靖电视台记者 周榆林 刘原春 分站记者 宿任人)绿水蓝天,青山碧野,这是碗米坡镇拔茅村山水美景的真实写照;地少田薄,外出务工,这也是该村村民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2004年,因修建碗米坡电站,田土本就不多的库区移民,人均耕地更加稀少,从事农业生产已不足以养家糊口,该村村民纷纷加入外出务工淘金的大军之中,邬光菊夫妇也不例外。
  
  当别人满足于在外面打工赚钱,月月花光的时候。邬光菊夫妇早已意识到外出打工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能一辈子打工,终究还是要落叶归根,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找技术,学技术,回乡创业致富。
  
  2009年,他们终于梦寐以求,接触到了红提种植技术,便一下被迷住了,开始钻研,下了回乡种植红提,创业致富的决心。
  
  “我们专门在浙江他们的葡萄园学习了三年,学得差不多了,就回来准备创业了!”邬光菊笑了笑说道。
  
  2013年10月,邬光菊和她丈夫贾维付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带着精湛的种植技术回到家乡,共创他们红提致富之路。
  
  创业初期,为了更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红提种植走上正轨,他们还专门从浙江请来技术指导员,如今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红提种植技术的各项要领他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如何施肥、滴灌,如何搭建棚架,如何剪枝,早已经熟门熟路。
  
  谈到红提种植时,邬光菊会忍不住透露许多秘诀,“一般来讲,这些长出来的岔藤都要剪掉、修掉,要不然整个都是藤子的话,明年结果的时候会影响挂果。”
  
  当然,对于红提种植技术应用并不是死搬硬套,而是活学活用,在红提示范基地刚确定选址时,便在园中引进了先进的灌溉技术,阀门一开,就能对全园的土地进行灌溉,大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浇水又要比人工浇水均匀很多。一年过去了,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20余亩的示范园红提长势良好,看到标准的红提架、现代化的灌溉技术,邬光菊期待明年红提瓜果丰收,谈及未来,她信心满满。
  
  “我想把面积扩宽了,然后再搞个观光园,等这个路,迁清公路绣好了以后,城里人就到我们这个观光园采摘红提。”
  
  如今,碗米坡镇库区移民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移民田少地稀,收入微薄的困境,邬光菊夫妇的红提种植园为移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思路,开拓了新思维。
  
  同时作为库区移民,她对于库区移民田少地稀得困境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为农民,首先要勤快,然后一定要有技术,种植水稻、玉米这些赚不到钱,一定要到外面学新技术,技术加上勤快,不怕赚不到钱。”
  
  或许,邬光菊这席话是开启库区移民脱贫致富大门的钥匙之一。

来源:红网

作者:周榆林 刘原春 宿任人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0/18/41855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