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水利局整治水系支流 让人水和谐

来源:红网 作者:刘洁琼 编辑:王津 2014-10-20 09:39:18
时刻新闻
—分享—

芷陂村即将建好的的新渠

  红网攸县站10月20日讯(分站记者 刘洁琼)“我们村的芷陂支流,经过四个多月的综合整治,崩塌的堤防坚固了,淤塞的河道畅通了,汛期的防洪能力提高了,小河的流水变清了,两岸3000多亩农田旱涝保收了。”今日,攸县菜花坪镇芷陂村村主任徐国连高兴地说。
  
  以前芷陂村有一条小渠道,碰到大雨,积水常常把稻田淹没,给群众造成损失,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攸县水利局积极向上级申请列入农村河道治理试点项目。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总长近6公里,已建成3公里、底宽3.5米、上宽4.7米的新渠,县水利局分管副局长每天上工地监督,预计11月底前将全部完工。
  
  菜花坪镇芷陂支流不仅承担着芷陂、大旺两个村10多个村民组4000余亩农田的防洪、排涝、灌溉,还承担着3100多人的生活用水任务,过去由于河堤崩塌,河道淤塞,综合功能衰退,灾害频发,给支流两岸村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芷陂支流经过整治后,两岸1800多亩洪涝干旱频发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村民们对该项目工程的质量、形象及带来的成效无不拍手称好。
  
  攸县水域广阔,拥有大小河流102条,总长1150公里,这些河流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所有河流都承担着防洪、排涝、灌溉等任务,但由于这些河流都是县、乡一级河道,一直没有实施过系统整治,河道逐年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道排洪不畅,部分河流防洪、排涝、灌溉等综合功能弱化,洪涝灾害频发,给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今年年初,县水利局党组经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倾听民声等多个环节,根据干部、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决定将加快全县农村中、小河流治理,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列入全局整治“四风”的突出问题。攸县被列为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后,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2.93亿元,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建设理念,遵循“按故道治河”的原则,采取工程、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等综合措施,对良江河、盘陂江河、银坑河、渌田河等涉及10个乡镇,40万亩农田受益的9条中、小河流进行高起点的综合治理,整个工程将清淤河道169.56公里,加固堤防36.15公里,整治岸坡106.85公里,清障拆除815处,并将河道湿地保育、恢复和景观水岸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具有浓郁乡村气息的水系景观工程5处,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综合整治目标。
  
  据专家测算,项目实施后,流域内主要河道水系基本功能得到恢复,防洪能力显著提高,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10年一遇,水面清洁达标,整治河段保洁率可达100%,水面基本无漂浮物,两岸无污水直排,河道水质可达Ⅲ类标准,岸坡无损毁,滩地自然形态得到保护,植物护坡长度将占岸坡整治长度的60%以上,年均防洪效益可实现2596万元,年可新增粮食综合生态能力1.24万吨。
  
  按照省批计划,这个将用3年时间分三期实施的项目,首期工程紧乘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于今年年初全面启动,年度总投资8830万元,主要对旺田河、渌田河、南田垅河等3条主流及12条支流进行治理,其中河道清淤疏浚38.024公里,岸坡整治73.132公里,河道建筑物拆除及新建加固97处,景观工程5处。

来源:红网

作者:刘洁琼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0/20/418526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