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县梅溪村成立“农事互助会” 群众人平增收800元

来源:红网 作者:黄又生 唐辉 编辑:王津 实习生:杨滋 2014-11-01 10:18:5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邵阳11月1日讯(通讯员 黄又生 唐辉)10月30日上午,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梅溪村王大爷的油菜地里,10名群众正在忙着补苗施肥。望着绿油油的油菜,老人自言自语地说:“明年终于不要再买油吃了,李书记真有能力,互助会好啊!”
  
  老人说的李书记,就是邵阳县城管局局长李晓东。在今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邵阳县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百名优秀局长(主任)到全县百个软涣村,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晓东被安排在梅溪村。4月9日进村履职后,通过大走访他得知,在这个近2000人的村庄中,有119人吃低保、9名五保,120人列入精准扶贫行列。因为不富裕,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口外出打工,把1440多亩耕地,交给留守老人和妇女应付性管理,荒芜成了无奈的选择。
  
  “往年,一到农忙就是我们村干部最头疼的时候,缺劳力家庭要么荒着部分田地,要么就找村干部帮忙请人,全村大部分家庭是这样。”村支书孙思龙向李晓东汇报。
  
  李晓东立即进行深入调研,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成立“农事互助会”。经积极协调,以“农业发展合作”和“经济发展合作”为目的、以村里剩余劳动力为骨干、“第一书记”任会长的“梅溪村农事互助会”于4月中旬正式成立。根据《互助会章程》,采取经济和劳动力两种方式,在家且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群众为成员,不能干重体力活的群众为会员。所有成员和会员,按耕地面积先期缴纳一定的资金到互助会。互助会按照集中连片模式,对全村耕地,科学地规划出“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等种植区,形成“一组一品、一品一片”模式,便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由互助会统一采购、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后,产品交于各农户保管;所用生产成本和开支,按实际种植面积分摊,会员出资金、成员出劳力。
  
  该模式运营半年多来,取得理想效果:农资统一采购降低了成本,统一管理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在家的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收入;留守老人及常年在外群众,支付相应的生产成本和开支后成了“甩手掌柜”,坐等收成;今年全村种植水稻1600亩(双季稻),增加200多亩,1400多亩耕地没有出现一分荒地。经互助会统计,今年全村人平增收800多元。

来源:红网

作者:黄又生 唐辉

编辑:王津 实习生: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1/01/41818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