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县青山桥镇整治农村环境:看青山披靓装

来源:红网 作者:张振宇 张冕 编辑:杨洁 实习生 刘芳明 2014-11-04 11:10: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站11日4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张振宇通 讯员 张冕)一提到湘潭县青山桥,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青山不青”的俗语。几年前,作为有着“湘中鞋都”美誉的湘潭青山桥镇,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处处堆放着臭气熏天的垃圾,山上、路旁、河边树木稀少,青山绿水被破坏。随着农村环境整治的全面推进,湘潭青山桥镇掀起了“整治环境卫生,重现青山绿水”的热潮,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一个整洁、干净、美丽的青山桥重现在人们的眼前。
  
  “三边”绿化成效显著
  
  植树造林,让大地重披绿装。农村环境整治行动一开始,湘潭青山桥镇启动了以“政府主导,村组联动,全民参与”的“三边”(水边、路边、城边)绿化工作。
  
  “三边”绿化以青山河治理工程为依托全面展开,对河道两岸白色垃圾彻底清理和平整河堤基础上,在河堤上栽种800余株速生杨树。公路沿线各村也积极行动起来,道路两旁,新造和补植杉、木荷、国外松等林木450多亩。潭花公路沿线1200棵杨树如今成为一道风景,湘潭青山桥镇区商汇路、车站路、金盆路两侧人行道新植的400多株玉兰树让青山桥也有了自己的林荫道。
  
  广大村民住户也纷纷响应,在水旁、宅旁、路旁等空坪隙地开展绿化活动,全镇共绿化面积达800余亩,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绿地拥有率。一位村民说:“以前这些空地常常会堆放一些杂物、垃圾,乱七八糟的,现在种上树木,既美观又环保”。
  
  制度管理亮点突出
  
  湘潭湘潭青山桥镇党委书记罗刚强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挑战大、难度高的群众性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既要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活动,有效解决难点问题,又要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形成常态化管理,避免反弹。”
  
  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湘潭青山桥镇坚持用制度管人,形成了长效机制,不仅在经费投入、宣传工作、日常管理、考核评比等事项上建立了完整的规章制度,而且把相关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
  
  制度化管理使湘潭青山桥镇的环境整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此,该镇龙舞村的村民最有发言权。龙舞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村级环境评比制度,分最清洁、清洁、欠清洁三个等次,每月进行评比,并公布结果,接受村民监督,督促欠清洁户进行整改,对于极个别屡劝不听的村民,村委会将根据村规民约进行处罚。这一做法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现在每户产生的生活垃圾都能自觉做好分类、尽量回收。
  
  “钻石”评选群众踊跃
  
  为了更好地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镇、村、群众“三位一体”的环境综合整治格局,湘潭青山桥镇推陈出新,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授星”活动。
  
  “感谢政府评我为‘钻石’户,我一定会珍惜这份荣誉,继续搞好环境卫生!”龙舞村的唐云汉乐呵呵地说。
  
  “授星”根据评选标准和评选份额,按各村(居)户数的8%、20%、17%、15%、40%,依次分为钻石级、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无星级五个等次。其中,钻石级需做到环境卫生“门前四包”:即房前屋后无任何白色垃圾、柴草杂物等,屋内生活用具摆放整齐、舒适、洁净,家禽、牲畜圈养,房子四周排水沟畅通、无臭气、无污染源,综合得分在98分以上。
  
  自开展“授星”活动以来,民众踊跃参与,掀起了学、比、赶、超的热潮,纷纷通过集中清扫、加强绿化等措施来争当先进,今年以来共有1200多户村(居)民获得“钻石星”荣誉称号。

来源:红网

作者:张振宇 张冕

编辑:杨洁 实习生 刘芳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1/04/41813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