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湖南省女子监狱四监区教导员的欧阳梅,每天面对的是女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当看到服刑人员孩子们脸上的泪滴,了解到一些孩子因母爱缺位而产生种种叛逆,欧阳梅心情便格外沉重。
欧阳梅希望自己可以如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绿叶》中那位画家一般,在濒临绝望、有严重忧郁症患者的心中“画”上一片绿叶,给他们生的希望,让他们不再自暴自弃,冰凉的心逐渐苏醒。
她是这样想的,多年来她也是这么做的,她用自己的行动绘制了一片片希望的绿叶。
重监区文化建设 与服刑人员真诚对话
“你幸福吗?”、“价值观可以拍卖吗?”在女子监狱都会不定期的举行监区文化讲堂,作为主讲人的欧阳梅认为,与劳动改造、监管教育等矫正手段不同,监区文化讲堂对于提高罪犯的素质,增强罪犯的能力,丰富罪犯的服刑生活,促进罪犯改造,矫正罪犯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去监区文化讲堂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欧阳梅同时觉得一支严谨有序的警察队伍也是改造好服刑人员的重要基石。为带好队伍,她讲求工作方法,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监区精细化考核细则》,加强警务督查,重仪表,强管理,规范执法树形象。在她的带领下,监区上下齐心,团结向上,所在监区支部2010年、2011年连续二年被省司法厅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欧阳梅还十分重视监区文化建设,强调心理矫治的力量,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如何让人生幸福?”、“价值观可以拍卖吗?”她对服刑人员的这二个题问出自其制作的PPT教材《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价值观大拍卖》,其生动新颖的观点、深入浅出的道理在监区警察和服刑人员中造成了强烈反响。
开导特殊人群 与矫正人员直面沟通
工作之余,欧阳梅不仅自己走进、开导特殊人群,还发动身边好友,经常来到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带去慰问品和心理辅导,并组织孩子来女子监狱参观,启迪她们自小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与回报。
去年8月,欧阳梅来到开福区,参与社区的道德讲座活动,听众是社区的30余名矫正人员。这些矫正人员中有的曾是女子监狱的服刑人员。现场,欧阳梅以自己在公益之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矫正人员做了一堂生动形象价值观的讲座。
同样在浦沅社区,“老口子”志愿队主动与欧阳梅结成对子,互通信息。今年4月22日,“老口子”志愿队组织楼栋长、退休职工参观省女子监狱,对出狱的矫正人员情况更了解,丰富了社区矫正经验。
在与街道社区长期的互动中,欧阳梅发现不少群众存在着婚姻家庭的困惑,便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考取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证,免费为群众提供服务,进行家庭个案咨询。为给咨询者创造一个温馨宜人的环境,欧阳梅硬是将家里客厅开辟成一间小小的茶室,成为受群众欢迎的解决婚姻家庭困惑的免费咨询点。
投身公益事业 与“失母儿童”结缘
欧阳梅与邵东30余位“失母儿童”的结缘始于一次偶然。
2011年,欧阳梅参加湖南省妇联组织的一次会议,听到邵阳县副县长李军谈起邵东县的“失母儿童”,她善感的心当即被牢牢牵引住了。心动就要行动。在与李军多次沟通后,2012年10月,欧阳梅和省商学院骆晓戈教授、省司法学院赵兰副院长一行前往邵阳县黄荆乡。
当地负责人介绍,黄荆乡有130多名留守儿童中,60多名孩子的母亲改嫁,40多名孩子的母亲音信杳无,是邵东县“失母儿童”最集中的乡镇。在黄荆乡青山完小,欧阳梅了解到,学校还有30多名“失母儿童”无力交付中餐费,只能每天下午饿着肚子上课。
回到长沙后,欧阳梅积极到一些大中企业积极“化缘”,和爱心人士沟通,和身边的同学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30多名孩子上学期间午饭一对一的资助到位,孩子们终于不在是饿着肚子上课了。“那一刻,我内心充满了感恩与自豪,感恩的是,这个社会还是好心人多,自豪的是,自己终于给孩子们绘制了一片希望的绿叶。”欧阳梅说。
此后,每年黄荆乡的留守儿童们都会盼来一群“爱心大姐姐”。去年5月21日,为提前给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欧阳梅发动同学一行五人又一次来到黄荆乡青山完小,自筹资金带去了本子、笔、书包等物品,同样也带去了快乐的心理团辅。
欧阳梅坦言,多年的公益之路让自己明白,公益事业不是一时激情,不是流几行热泪,不是少数人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思考加援手的漫长之途。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