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焦虑症,受此困扰的上班族不计其数。如果强迫症状严重侵扰生活,那就需要及时干预,而心理暗示便是干预的关键。章帝 摄
红网长沙县站12月17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蒋云侠)上班族,你是不是曾有这样的“情不自禁”:手机24小时开机,离开自己视线范围之内,便会坐立不安;电脑屏幕上的图标必须摆放整齐,不允许它霸占整个屏幕;填写资料表格时,反复检查并认为自己总有遗漏之处……如果有这样的习惯,那你可能是强迫症患者。
症状每天总有那么多“忍不住”
“字体设为宋体五号,行距调成1.5倍,碰上小标题,一定加粗,并且行前行后空0.5行……”在星沙某政府机关任综合文秘的周怡(化名)被这习惯折腾不休。
“我知道这些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但就是忍不住!”说到这,周怡无可奈何。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忍不住”行为。比如隔几分钟总“忍不住”看一下手机,生怕漏掉了短信或电话;出门后老是怀疑煤气没关,走到小区门口了还是“忍不住”折回家检查……
在山河智能从事行政工作的小杜自嘲为“邮件强迫症”患者。她的工作邮箱每天都要收到几十封邮件,每当看到刷屏的“未读邮件”,都会忍不住把它们消灭掉。
诱因追求完美造成压力过大
强迫症在现在已越来越普遍。是什么原因引发这种疾病呢?
记者调查发现,职场中具有强迫症特点的人,大多具有“凡事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心理暗示。
在广汽菲亚特任活动策划的彭雅是“完美控”的代表。今年9月底,公司举办集体婚礼,18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可作为活动主要策划人,彭雅在当天并没有出现在活动现场。原来,为了让活动完美呈现,她连续加班熬夜,从灯光、舞美到歌曲的进入,都要求极致,结果把自己给累病了。
还有一群人,他们的强迫症源自潜意识里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蔡蕾在星沙某银行工作,工作中的她不停检查Excel表格里输入的内容,不停翻阅整理成文的文档资料,每天在检查与整理之间周旋。每当有了小差错都神经紧张,担心引爆“重大失误”这颗定时炸弹。“没办法,不检查我会在下班的路上都想表格里的内容有没有错。”
支招用心理暗示对付强迫行为
“大多数人可能都有一些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就不应对号入座,给自己扣上'强迫症'。”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蒋燕表示,有强迫行为未必是坏事,这说明做事很认真,追求完美,但是如果严重侵扰了生活,就要及时干预。
“心理暗示是关键。”说着她还举了一个例子。“就好比我们习惯晚睡,可当又一个夜晚到来时,如果能够给与自己暗示,如果能够尽快睡下,就奖励给自己一个美味早餐。”
从事文案策划的尹星则现身说法,讲述了强迫症“治愈”全过程。
入行十年,早几年他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一旦没有就会焦躁不安。可有一次在图书馆的感悟,改变了他的想法。“他每周都会在图书馆待上那么一两个小时。”尹星口中的“他”,是大学时期的任课老师,后面转行于广告圈。在老师眼里,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可以迸发灵感,却难免落入俗套。
“慢慢地,我开始适当抛弃电脑,从书中吸取灵感。”尹星认为,当潜意识里尝试改变时,习惯终究不会再是习惯。
来源:红网
作者:蒋云侠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