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月9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李柯夫)“字签了,你可以回家了。”简单几句话就裁掉10%的员工,这样的做法将行不通了。人社部《企业裁减人员规定(征求意见稿)》目前正收集公众意见。
1月8日,湖南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个规定,企业裁员如何到人社部门备案,要遵循哪些程序等,都将有据可依。
流程一 裁员选择
连续工作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不得裁
案例:湖南某企业裁员超过企业员工总数的30%,其中不少是老员工,有些在单位工作超过15年,在当地引发巨大反响。根据《劳动合同法》,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企业不能解除员工劳动合同。最终在人社部门的积极协调下,这些员工都留用下来,该企业的裁员风波成功平息。
规定:征求意见稿适用于“裁减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人员”,再次明确了《劳动合同法》中不能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六种情形(见制图)。
流程二 公开方案
提前30天公布裁员初步方案并听取意见
案例:去年3月,某知名外企在关闭门店时,一次性解除100余名员工的劳动合同。但之前没有通知工会,员工们也是一头雾水。工人们认为,企业涉嫌程序违法。裁员所涉及的员工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维权行动。
规定:征求意见稿规范了企业裁员特别是集体裁员情况下,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不得不裁员的具体情形(要提供经营状况证明)、影响范围、减少裁员的措施,提出裁员的初步方案应当包括被裁减人员的选择标准、裁员时间及实施步骤、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方式和标准等。企业应当听取工会或者职工对裁员初步方案的合理意见,修改完善后确定企业裁员方案和被裁减人员名单并予以公布。
流程三 实施裁员
裁员前向人社部门报告,补偿要有解决方案
案例:长沙某机电企业裁员先从工龄长、年纪大的员工裁起,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引发很多老员工投诉。人社部门介入后,这一做法被叫停。最终,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老员工的合法利益得到了维护。
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企业确定裁员方案后,应当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书面裁员报告,包括“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情况”,“被裁减人员的工资、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险费等是否能按时足额支付或者缴纳,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或者方案”。人社部门收到企业裁员报告后,对报告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出具收讫回执并予以备案,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告知企业限期补正。收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收讫回执10日后,企业可以实施裁员。
[新闻链接] 不裁员少裁员有望获补贴
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等支出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的很多提法,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中均有类似的表述。那么,国家人社部出台这样的规定,有什么意义?
“主要是当前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企业裁员的情形增多,而人社部门一直没有一个系统的操作规范。”1月8日,湖南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这个规定,企业进行裁员时,如何到人社部门备案,要遵循哪些程序等,都将有据可依。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裁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虽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裁员方案必须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但实际操作中,真正到人社部门报告的企业却很少。往往是劳资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时,企业的裁员行为才引发关注。征求意见稿不仅规定企业实施裁员前要到人社部门备案,还规定企业裁员后的义务:企业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并在15日内为职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征求意见稿明确,人社部门发现企业在裁员过程中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责令其改正。职工和工会认为企业违法裁减人员的,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企业裁员引发争议,大概可分程序不合法、裁员事由不成立两种情况。”长沙市劳动争议仲裁院院长姚正华说。如果有证据证明企业裁员的事由不成立等情况,员工的诉求将得到法律的支持。
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门介入企业裁员,主要是起到平衡的作用,既支持企业依法依规的裁员行为,也会通过劳动执法、仲裁、调解协商等方式尽力维护员工的合理诉求。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人社部门向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发放稳定岗位补贴,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关支出。
来源:红网
作者:李柯夫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