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桥
董茶桥
红网安乡站2月16日讯(分站记者 曹晓华)一直以来,安乡县把农村危桥改造作为民生工程来抓,着力提升农村路桥通行能力,实现农村公路与桥梁的互联互通,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各乡镇疏洗过后的主干沟渠宽敞通达,与横卧在沟渠上的便民连心桥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安全乡大寨桥是该乡治中村和董家垱居委会群众出行的一座主要公路桥,由于年久失修,该桥成了五类危桥。董家垱居委会村民周爱民住在大寨桥旁,办了一个家庭小型米粉加工厂,原料和货物来往运输都要绕道,给他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周爱民说,没改造之前这里拉货走不通,桥两边振动大,现在桥修好了,拉十来吨的货物都没问题。
安全乡还有一条主干渠南北渠,是群众排涝抗旱的“主动脉”,在南北渠上,横卧着大小不一的乡村桥梁,连接不同的村组。董茶桥是安全乡恒丰村村民出行必经出入口。恒丰村村民刘新春靠种棉花为生,改造后的董茶桥直接通到他家门口,结束了他绕道出行的日子。刘新春跟记者说道,以前是座危桥,卖东西大车不能进出,现在危桥改造好了,大车能进来,极大方便了大家卖东西,收入明显提高了许多。
安乡县是湖区县,共有危桥188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根治内涝、提高粮食产量,县里在农村机耕道上修建了数以千计的桥梁、涵洞。这些桥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绝大多数已严重损毁,变为危桥、危涵。为实现“人便于行、物畅其流”的目标,从2011年至2013年,完成了66座危桥改造,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2014年我县改造农村危桥27座,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2015年我县危桥改造计划57座,现已进入设计地勘阶段,预计春节后进入招投标和施工阶段。
来源:红网
作者:曹晓华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