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汨罗站2月28日讯(通讯员 叶霄 杨超)迎风守路口,冒雨导行人。春节期间,汨罗市高家坊镇30名老人自愿走上汨杨公路,为过往车辆行人“导航”,筑起一道交通安全人防城墙。27日,笔者走近他们,走近这份风雨中的坚守。
新路通车安全问题考验地方政府
汨杨公路还未全面竣工,但已于去年底通车。该路贯穿高家坊镇船山、高华、松阳、三姊、青江、周坊、燕塘、杨桥8村,沿途共有岔路口34。春节临近,返乡车流、人流增大,该公路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让这条致富路成为一条平安路、幸福路!”2014年7月,高家坊镇党委书记许艳辉在镇村干部会上说。
乡干部进村,村干部到户,宣传车来往,宣讲交通安全知识;镇政府联合交警五中队、川山派出所,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清理新路路障,还在各个路口、弯道,竖起了176块安全警示牌。
主动请缨 30名老爹爹上路当“交警”
“光宣传、警示还不够,最好还由当地熟悉路况的村民上路指挥。”有人提议。消息一出,8个村的共80余名老人找到了政府,“我们上,老人有空,又讲得话上!”经过筛选,30名德高望重的老爹爹当上了临时“交警”,从腊月24日开始,他们走上汨杨公路,现场指挥交通,其中,船山村和谐桥、周坊村两处,车辆通行频繁、视野不良,属重点防护对象。
一把遮阳伞,一套安全服,一个口哨,一双白色纱手套,一面指挥旗,58岁的船山村民张建政是这个队伍中最年轻的队员,他“奉命把守”和谐桥。这个有20余年党龄的老人自小年那天起,从早上7点值班,一直到傍晚6点30分,中晚餐都由家人送来,蹲在路边解决。“作为党员,必须要有担当!我们累点,能给大家带来方便,值!”
65岁的万国文是三姊村荷塘村的五保户,至今未婚。“他憨厚诚实,又有当保安的经历,十分乐意为村民出力。”村支书黄克浪竖起大拇指,万国文是家中长子,年轻时,因家境困窘,将结婚的机会都留给了兄弟姊妹。如今,他又站出来,义务“站岗”,每天坚守到晚上9点。
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1985年退伍的彭建平老人,“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我愿意再次守护乡亲!”曾经养过花,当过菜农,因劳动过度而身体欠佳,但在值班时,他身板笔直,隐约可见昔日军人风姿。
12天值勤 高家坊路段零事故
大年初二。“都出去拜年、走亲戚,车辆特别多,我们走不得半点神!”驻守高华村路口的李新明老人告诉笔者。
安抚骑着摩托车狂飙小青年,在路中央疏导拥堵的车辆,有时候,还得为新手们指挥倒车。“外地车经过汨罗,我们还得为他们指路。”张建政满脸的自豪,他已为30多台外地车指路,有时因为语言不通,他只能连比带划。
“到现在已是12天了,本镇路段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高家坊镇政府干部胡亚军欣慰地告诉笔者,“道路值班任重道远,如果车流量持续不减,我们会一直坚守到春运结束。”
来源:红网
作者:叶霄 杨超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