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湘潭县网湖湘源社区组织网友参加“石鼓·顶峰之旅”。
红网湘潭县站3月11日讯(分站记者 龙显扬)无限风光在顶峰!9日,由红网论坛、中国湘潭县网湖湘源社区的20位网友,以及由县文联邀请的40余位艺术家们组成的“公测团”,来到了“湘潭的西藏”——石鼓镇,提前感受石鼓•顶峰之旅的魅力。
由于和今年春天的第一场大雾不期而遇,艺术家和网友们走高速赶在10点到达石鼓镇兴旺村油菜基地的原计划被打乱。好在去往目的地的交通选择还是不少,在潭花线上一个多小时休整后,大家终于“拨开”了浓雾,见到了传说中的顶峰以及千亩油菜花基地。
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等您来
顶峰油菜基地宛若仙境。(谭学文 供图)
一树含苞待放的桃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游客拿起手机拍下这片花海。
网友们纷纷瞄准了自己的“猎物”。
花海里自拍的游客。
网友们合影留念。
登湘潭西藏、走湘军古道、品非遗文化、赏万亩菜花。大巴车直接开进石鼓镇兴旺村的油菜花基地后,艺术家和网友们开始被路边遍垄的油菜花所吸引,纷纷走进花丛中,拿出相机、手机将金黄的油菜花“摄”下、带走……
“这里的环境真好,油菜花真美,跟不远处的昌山、顶峰遥相呼应,好有震撼力!”走在花丛中,不少艺术家从艺术的角度解读着石鼓·顶峰之美。大家沿着村道向前,一步步揭开这片天地的神秘,并在村部挥毫泼墨、现场创作。
“你换件大红衣再下去摆pose,这样更有视觉冲击力。”网友们也在其中发现和创造美。大家纷纷端起手里的“长枪短炮”,瞄准那山、那花、那人,“咔擦咔擦”地按着快门,将阳春三月的乡村发现,用镜头定格下来。
走湘军古道征服“湘潭西藏”
通往顶峰的蜿蜒山路。(方亮 供图)
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湘军古道有蛮险。
古老的山道边,又一树鲜艳的桃花盛开。
依势而建的民居。
在石鼓铜梁山北麓的石龙口福星亭,网友们集结完毕,准备重走湘军古道征服顶峰。
福星亭早已不存,山口只有几户村民的土墙瓦舍。一泓由山泉汇聚的溪流在静谧的山野间叮咚而下,这便是湘军古道的入口处。
逆流而上,网友们踩着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蜿蜒而上,同为67岁的网友“娄石”和方娭毑也在队伍后面不断追赶,状态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差。网友们尚且感叹山路难行,当年曾国藩率领湘军依山形地貌、就地取材修石板路的难度便可想而知。
“快点快点,去前面那个桃花深处歇歇气。”网友们兴致高昂,走在这条陡峭的山路上,看着两边满山青翠,听着山涧小溪潺潺,感受着山里清新的春意,好不惬意。村民们说,到了盛夏,这里便是人们避暑纳凉的绝好去处。
这里还有:顶峰腊肉、油纸伞、木偶戏……
艺术家们在亲手制作油纸伞。
油纸伞成品。
闻名全国的顶峰腊肉。
濒临失传的木偶戏。
当天的石鼓·顶峰之旅,艺术家和网友们还尝了一餐地地道道的“顶峰口味”——冬笋炒腊肉、生态土鸡、高山清水鱼、自制红薯粉……一道道美食让大家胃口大开。
“顶峰腊肉果然是名不虚传,到底是上了央视,味道硬是不同些。”网友们对村民们用土办法熏制、肥而不腻、口感极好的顶峰腊肉赞不绝口。
据了解,顶峰村民熏制腊肉的方式很特别。将猪宰杀后,人们将猪肉分成长条形的大块,将盐均匀抹在猪肉上,腌制三十天,然后将腊肉挂在柴房灶火的上方。天天这样熏,猪肉变成了黑乎乎的腊肉。
顶峰村腊肉的炒菜方法也不一样。当地人们在想吃腊肉的时候,便割一小块腊肉,用热水洗干净,先在开水里过一下,然后捞出来,切块,再放在锅里翻炒。别看腊肉黑乎乎的不好看,但是口感确实想象不到的好。
饕餮一餐后,大家还体验了制作油纸伞。这边网友们有模有样地学着做骨架、制伞,那边,艺术家们挥毫泼墨给伞面上图,乡野农家的恬静舒适羡煞众人。
本周六,“无限风光在顶峰—石鼓•顶峰之旅”活动将揭开最后一层面纱。记者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当天的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已经吸引了近千人参团前往。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组团游、自驾游也将火热进行中。
这场以“登湘潭西藏、走湘军古道、品非遗文化、赏万亩菜花”为主要内容的神秘之旅,也许早已撩动了你那颗不安的心。记者在此温馨提醒,前期报名参团观光的游客已近饱和,有意自驾前往的市民朋友们请尽量选择到旅行社组团参加。(完)
来源:红网
作者:龙显扬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