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12345”牵手《民声通道》

来源:红网 作者:贺亚玲 编辑:刘飞越 2015-03-30 14:14:4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浏阳站3月30日讯(分站记者 贺亚玲)“12345”已经成为浏阳人民熟悉的一个号码,而浏阳网《民声通道》栏目也与“民声e线谈”、“百姓呼声”一起成为浏阳的三大民意诉求网络平台。最新的好消息是,“12345”热线平台将与浏阳网《民声通道》合作,共同为群众搭建一个更加畅通的民意渠道。
  
  这意味着,如果市民有投诉,既可以拨打热线12345电话,也可以通过浏阳网《民声通道》栏目,通过网络的方式将投诉、建议、批评、求助等内容进行上传,将直接转至“12345”网络平台。
  
  “两种平台都有共同的任务,就是帮助群众解决实质性的难题。”市政府办副主任、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黎安表示,两个平台合作后将互联互通,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接受更多群众的诉求,帮助更多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们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促进各单位更加有效地办理工单,而媒体也可以借助我们的热线平台掌握更多的新闻线索。”
  
  事实上,无论《民声通道》还是“12345”热线平台都已经成为浏阳市民面对难题时的求助方式。从2011年5月起,市纪委与浏阳网联合推出《民声通道》专栏以来,已受理投诉达5000余条,专栏总点击率超过60万次。2014年,《民声通道》栏目共受理群众有效投诉951件。目前,已处理回复908件,处理回复率达95.5%。浏阳网民声通道专职记者每两周总结一次,向市纪委汇报,督促相关部门回复解决。
  
  2013年11月26日起,我市12345服务热线社会求助平台建立。这个由全市141个成员单位组成的“12345”热线系统,成立后就“热线”不断。2014年,“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有效诉求件2238件,按时办结率99.5%。
  
  从转办工单案件分类看,市民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容环境、城市管理、征拆补偿、城乡交通建设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时,采取呈请领导批示督办的形式,对于重要事项或难办理事项,编写《民情专递》,呈请领导批办、督办,并负责事件办理的全程跟踪。
  
  两个平台的合作正是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精神和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而一年共受理群众诉求达3000多条的两个平台,在运行后已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之路,下阶段将形成“集中受理、分类处置、各方联动、限时办理、及时反馈”的有效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来源:红网

作者:贺亚玲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3/30/40611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